• shì
  • qió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í shì qióng lǐ

成语解释:谓根据事实深究它的道理。

成语出处:清·王夫之《续春秋左氏传博议》:“有即事以穷理,无立理以限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追究事理

繁体字形:即事窮理

英文翻译:Improvisation

即事穷理的意思

即:1.靠近;接触: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2.到;开始从事:即位。3.当下;目前:即日。即期。成功在即。4.就着(当前环境):即景。5.姓。6.就是:荷花即莲花。非此即彼。7.就;便:一触即发。招之即来。闻过即改。8.即使:即无他方之支援,也能按期完成任务。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穷: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2.穷尽:无穷无尽。理屈辞穷。日暮途穷。3.用尽;费尽:穷兵黩武。穷目远望。4.彻底(追究):穷究。穷追猛打。5.极为:穷凶极恶。穷奢极侈。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穷讲究。穷折腾。穷开心。

理: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

成语评论

即事穷理”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用生活中的例子一解释,立马就明白了。比如小王是个程序员,某天发现自己写的代码总在半夜崩溃。他没有急着上网搜答案,而是把每次崩溃的时间、操作步骤、错误日志全部记录下来,最后发现是服务器定时任务冲突导致的。这时候同事问他:“你为啥不直接问别人?”小王笑着说:“即事穷理嘛,自己摸清楚规律,下次遇到类似问题就知道怎么拆解了。”

这时候你可能想问:为什么非要盯着具体的事情找答案?其实这就好比学游泳,光看教学视频不下水,永远不知道换气的节奏。去年我帮邻居修漏水的水龙头,刚开始也照着说明书操作,结果越拧越糟。后来干脆把整个阀门拆开观察水流路径,才发现是垫圈老化——这种从现象倒推本质的过程,往往比直接背理论更有穿透力。

再举个学生党的例子。小李背英语单词总是记不住,后来她开始统计自己最容易拼错哪些字母组合,发现“ei”和“ie”的混淆率高达60%。于是专门整理这类单词对比记忆,三个月后正确率提升了四成。有人问她秘诀,她眨眨眼说:“错误不就是最好的老师吗?”这种在具体挫折中找改进方案的思路,正是即事穷理的生动体现。

或许有人觉得: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查现成答案多省事?但亲自深挖的过程就像考古,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铲子会挖出什么惊喜。上周我尝试做菠萝炒饭,前三次不是太甜就是太湿。直到第四次调整了菠萝腌制时间和火候,才明白酸甜平衡的关键在于控制水果酶活性和水分蒸发速度——这种认知,绝不是菜谱上那句“翻炒均匀”能教会我的。

观察身边那些解决问题的高手,他们有个共同特点:不怕麻烦,把每个细节当线索。就像玩拼图时,聪明人不会抓着天空部分死磕,而是先找出边角碎片确定框架。这种从局部到整体、从表象到规律的思考方式,放在职场沟通、产品设计甚至家庭教育中同样适用。下次遇到卡壳的问题,不妨试试对着具体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答案可能就藏在被你忽略的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