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í qióng lǐ jué
成语解释:同“词穷理尽”。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罗汉琛禅师法嗣·清凉文益禅师》:“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馀,日呈见解,说道理。藏语之曰:‘佛法不恁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理亏
繁体字形:詞窮理絶
英文翻译:The reason for the lack of Ci
词:1.(词儿)说话或诗歌、文章、戏剧中的语句:戏词。义正词严。词不达意。他问得我没词儿回答。2.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做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3.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穷: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2.穷尽:无穷无尽。理屈辞穷。日暮途穷。3.用尽;费尽:穷兵黩武。穷目远望。4.彻底(追究):穷究。穷追猛打。5.极为:穷凶极恶。穷奢极侈。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穷讲究。穷折腾。穷开心。
理: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
绝:1.断:隔绝。络绎不绝。2.穷尽;净尽;没有出路的:绝望。弹尽粮绝。绝境。3.副词。1.极:绝大多数。绝妙。2.全然;绝对:绝无其事。4.独一无二的:绝技。5.气息中止;死亡:气绝。悲痛欲绝。6.绝句:七绝。
哎,你说“词穷理绝”这词儿,听起来是不是特像吵架吵到一半突然卡壳了?比如俩人辩论“甜豆花好吃还是咸豆花香”,争到脸红脖子粗,最后谁也说不出新道理了,只能互瞪一眼:“算了,不跟你掰扯了!”——这不就是典型的“词穷理绝”吗?说白了,就是道理讲完、脑子宕机,彻底没招了。
那这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吵架吗?当然不是!比如你写论文时突然卡壳,盯着空白的文档憋不出一个字,心里哀嚎:“完了,灵感枯竭了!”这其实也算“词穷理绝”的变种。这时候啊,可能得放下键盘出去溜达一圈,说不定灵感就自己蹦出来了,你说是吧?
不过话说回来,为啥人会“词穷理绝”呢?举个例子,有人非要和你掰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你从生物进化讲到哲学悖论,对方却只会重复“反正我觉得是鸡先来的”。这时候你发现,对方压根不按逻辑出牌,自己再讲下去也是白搭——这不就是道理讲不通、语言也耗尽的窘境吗?这时候啊,不如直接回一句:“你开心就好!”省心又省力。
我倒是觉得,“词穷理绝”不见得是坏事。比如开会时大家争论不休,突然全场安静下来,这时候反而可能有人灵光一闪提出新方案。你看,沉默有时候比喋喋不休更有力量。不过嘛,如果每次讨论都“词穷理绝”,可能得反思下沟通方式了——是不是总在同一个问题上绕圈圈?
最后唠个真实场景:朋友A信星座,朋友B只认科学数据,俩人聊起“水逆”能不能影响运势,A说“我上周确实倒霉”,B反驳“那是概率问题”。几个回合下来,A憋出一句“反正我信”,B直接甩出论文截图——得,又一场“词穷理绝”的经典案例。要我说啊,这种话题聊不下去就别硬聊,赶紧切个奶茶话题它不香吗?
说到底,“词穷理绝”就像个语言版的交通红灯,提醒咱们该换条道儿走了。与其纠结谁对谁错,不如把精力放在“怎么解决问题”上。毕竟啊,这世上有些事儿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留点讨论的余地,说不定哪天就豁然开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