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òu zhòng shǎo wén
成语解释:厚重:敦厚稳重;文:文采。形容人稳重敦厚,质朴平实
成语出处:《余嘉锡论文学杂著·释伧楚》:“机云入洛,厌北人厚重少文,嗜羊枣而啖酥酪,不如南方之莼羹鱼脍,辄目之为伧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厚重少文
英文翻译:Heavy and few words
厚:1.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跟“薄”相对):厚木板。厚棉衣。嘴唇很厚。2.厚度:下了两寸厚的雪。3.(感情)深:深情厚谊。交情很厚。4.厚道:宽厚。忠厚。5.(利润)大;(礼物价值)大:厚利。厚礼。6.(味道)浓:酒味很厚。7.(家产)富有;殷实:家底儿厚。8.优待;推崇;重视:厚此薄彼。厚今薄古。9.姓。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少:[shǎo]1.数量小(跟“多”相对):少量。少见多怪。2.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跟“多”相对):账算错了,少一块钱。全体同学都来了,一个没少。3.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4.亏欠:少人家的钱都还清了。5.暂时;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纪轻(跟“老”相对):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爷:恶少。阔少。3.姓。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在职场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同事:他负责的项目总能按时完成,遇到突发问题也能冷静处理,但年终总结会上发言时总是磕磕绊绊。这种"厚重少文"的特质就像老茶壶煮饺子——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张工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时,大家觉得他像定海神针般可靠;可需要他给新人培训时,满屏的公式推导让听众直打哈欠。
有人问:"厚重少文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这取决于具体场景。就像建筑工地的混凝土搅拌车,笨重的外表下藏着确保楼房安全的核心材料。战国时期的王翦将军不善言辞,却能通过扎实的军事部署帮秦国统一天下。当我们需要可靠执行者时,这种特质反而是团队稳定的基石。
现代社会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是:程序员们用代码改变世界,但他们的设计文档常被吐槽"像产品说明书"。我见过某位架构师,他设计的系统能承载千万级流量,可让他解释技术原理时,总说"就是加了几台服务器"。这让我想到,或许专业领域的"厚重少文"恰是专注力高度集中的副产品。
有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善表达就等于没思想吗?"完全不是。就像莫高窟的壁画,历经千年风雨依然色彩绚丽,创作者的名字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我认识的老木匠师傅,他能凭手感判断木料含水量,但永远讲不清其中的物理原理。这种藏在实践里的智慧,反而更接近"真知灼见"的本质。
在互联网公司里,产品经理和技术骨干的碰撞特别有意思。前者能把功能描述得天花乱坠,后者常皱着眉头说"这个需求实现不了"。但往往正是这些"不会画饼"的工程师,最终把天马行空的创意变成了可落地的产品。这让我想起古话"大巧若拙",有时候表面的笨拙里藏着真正的智慧。
观察身边的成功者会发现,很多人的优势恰在于专注核心能力。就像书法家不必擅长演讲,厨师不需要懂量子物理。有位做私募的朋友,他分析财报时像猎犬般敏锐,但社交场合总是安静地待在角落。这种"选择性沉默"反而成为他的职业护城河,毕竟投资市场最怕的就是夸夸其谈的预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