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ù qiáng shǎo wén
成语解释:木强:性格质直刚强;少文:礼节少。形容为人质朴倔强,不讲文采和礼教
成语出处:章炳麟《革命之道德》:“汉祖所任用者,上自萧何、曹参,其下至于王陵、周勃、樊哙、夏侯婴之徒,大抵木强少文,不识利害。”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木強少文
英文翻译:Muqiang Shaowen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少:[shǎo]1.数量小(跟“多”相对):少量。少见多怪。2.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跟“多”相对):账算错了,少一块钱。全体同学都来了,一个没少。3.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4.亏欠:少人家的钱都还清了。5.暂时;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纪轻(跟“老”相对):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爷:恶少。阔少。3.姓。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木强少文”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形容一个人性格刚直但缺乏文采,或者指事物朴实无华却不够精致。比如古代官员处理案件时铁面无私,但写诗作画却一窍不通——这种“硬核”特质就是典型的木强少文。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性格在现代社会还适用吗?其实要看场景。比如建筑工地上的工程师,他可能不善言辞,但能精准计算桥梁承重;急诊科医生可能没时间说漂亮话,但抢救病人时动作干净利落。这些场合,“木强少文”反而成了专业性的代名词。
但硬币总有另一面。记得我邻居张叔是位老刑警,破案时雷厉风行,有次他女儿学校让家长写育儿心得,他憋了三天只写出三行字。这让我想到:木强少文的人是否需要主动补足短板?就像手机既要信号强,也需要好看的界面设计,人其实也需要刚柔并济。
观察自然界会发现有趣的现象:百年老树的枝干粗糙皲裂,却在年轮里藏着风雨故事;未经雕琢的玉石质地坚硬,经过打磨才能展现纹理。这或许在提醒我们——木强少文可以是底色,但适当增添人文气息,就像给宝剑配上丝绸剑穗,既保留锋芒又不失温度。
最后分享个职场见闻:公司新来的质检员小王检查产品时严格到小数点后三位,但在团建活动里总躲在角落。三个月后,大家发现他悄悄学会了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做报告,枯燥的数字突然变得鲜活起来。这个转变让我相信,木强少文从来不是枷锁,而是等待开发的潜能矿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