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ā rén shēn sī
成语解释: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成语出处:京夫《手杖》:“虽平平淡淡,却颇发人深思,让人牵肠动情。”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让人深思
繁体字形:發人深思
英文翻译:provide much material for thought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人们常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背后藏着怎样的智慧?战国时期有位老人丢失了马匹,邻居都来安慰,他却说"这未必是坏事"。结果马不仅自己回来,还带回一匹骏马。当我们遭遇看似倒霉的事情时,是否该立即下结论?其实很多转折都藏在时间的褶皱里,去年朋友因公司裁员陷入低谷,后来却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现在业务比原公司还红火。
"刻舟求剑"的寓言总让我忍俊不禁。楚人在船上刻记号寻剑,却忘了船在移动这个事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犯类似的错误?有个亲戚坚持用二十年前的育儿方式教育孩子,结果亲子关系越来越僵。世界在变,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否也该像手机系统那样定期更新?在我看来,保持思维的弹性,比固执地守着某个坐标更重要。
最近重读"井底之蛙"的故事有了新感悟。井蛙坚信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直到遇见海龟才惊觉世界的广阔。这个成语仅仅在批评目光短浅吗?或许更值得思考的是:我们每个人是否都戴着认知的"近视眼镜"?去年参加行业交流会,发现其他领域的创新思维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认知,这让我开始定期跨领域学习。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常被误解为单纯的补救措施。实际上它包含两层深意:及时止损的果断,与预防再犯的智慧。去年小区频繁发生电动车被盗事件,物业开始只装了几个摄像头,后来逐步完善了门禁系统和夜间巡逻制度。问题出现时,既要快速反应,更要建立长效机制,就像治病不仅要退烧,更要增强免疫力。
成语"守株待兔"常用来讽刺不思进取的人,但换个角度看,它提醒我们关注环境变化。宋人守着树桩等兔子,却忽略了狩猎季节、动物迁徙等变量。有个做传统零售的朋友,在电商冲击下依然只守实体店,后来转型做线上线下融合才重获生机。时代浪潮中,既要坚守核心价值,也要像冲浪者那样顺势而为。
这些流传千年的成语,就像压缩的人生锦囊。当我们拆开它们的故事外壳,会发现其中凝结的智慧远比字面意思丰富。下次遇到进退两难的处境,不妨想想"塞翁失马"的豁达;当思维陷入僵局时,试试用"井底之蛙"的寓言给自己换个观察角度。生活这本大书,或许就藏在成语的横竖撇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