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éng
  • z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ā méng qǐ zhì

成语解释:发蒙:启发蒙昧;滞:不流通。启发蒙昧,打通阻塞

成语出处:《宋书·武帝纪下》:“古之建国,教学为先,弘风训世,莫当于此,发蒙启滞,咸必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教师等

繁体字形:發蒙啓滯

英文翻译:Blindfold and qi stagnation

发蒙启滞的意思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蒙:[méng]1.蒙昧:启蒙。2.遮盖:蒙上头巾。3.承受;遭受:承蒙指教。蒙难。4.形容雨点细小:蒙蒙细雨。5.忠厚的样子。6.“蒙眬”的“蒙”。[mēng]1.欺哄:休想蒙人。2.随便胡猜:瞎蒙。3.昏迷:头发(fā)蒙。[měng]蒙古族。

启:1.打开:启封。启门。某某启(信封上用语,表示由某人拆信)。2.开导:启蒙。启发。3.开始:启行。启用。4.陈述:敬启者(旧时用于书信的开端)。某某启(用于书信末署名处)。5.旧时文体之一,较简短的书信:小启。谢启。6.姓。

滞:停滞;不流通:滞货。滞销。滞留。

成语评论

发蒙启滞”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拆开来看,“发蒙”是揭开蒙蔽,“启滞”是疏通阻碍,合起来就是通过点拨让人豁然开朗的意思。比如老师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数学公式,学生突然一拍大腿:“原来这么简单!”这就是典型的“发蒙启滞”。

问:这种启发式教育真有用吗?我曾见过一位历史老师用游戏模拟朝代更替,原本死记硬背的学生突然开始主动查资料辩论。这说明当认知障碍被打破后,人的学习热情就像开了闸的洪水,拦都拦不住。

职场里也藏着发蒙启滞的机会。有个设计师朋友总被客户要求“再大气点”,直到前辈提醒:“他们可能想要留白而不是加元素。”简单一句话就解开了三个月的沟通死结。有时候阻碍我们的不是能力,而是没找到那把对位的钥匙。

问:普通人怎么实践这种智慧?试着用“三秒转换法”:当别人说“听不懂”时,用比喻替换专业术语。比如解释区块链,别说哈希算法,改成“大家共同记账本,每页纸都得盖所有人认可的印章”。这种具象化表达往往能击碎认知壁垒。

有个有趣现象:幼儿园老师教颜色混合时,让孩子亲手挤颜料观察变化,比单纯看色谱图效果强十倍。这说明发蒙启滞的关键在于创造体验,就像亲自尝过柠檬酸的人,永远比只看说明书的人更懂什么是“酸”。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的启发不是填鸭更多知识,而是帮人搭建思维的脚手架。就像教骑车,光讲平衡原理没用,得扶着车座带他感受重心移动的瞬间——那个“啊哈时刻”到来时,蒙蔽和阻滞自然烟消云散。

最近发现连健身教练都在用这招。当学员死活做不好深蹲时,教练放了个网球在她膝盖中间:“别让球掉下来”。身体突然就记住了正确发力点。你看,打通认知卡点的方法,有时候简单得让人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