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ǔ jīng yòng hóng
成语解释:精:精华。用:采用;享用。宏:通弘;大。从大量的事物中取其最好的。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取精用宏
英文翻译:absorb the quintessence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精:1.经过提炼或挑选的:精盐。2.提炼出来的精华:酒精。鱼肝油精。3.完美;最好:精彩。精益求精。4.细(跟“粗”相对):精密。精确。精巧。工艺精。5.机灵心细:精明。精干。这孩子比大人还精。6.精通:博而不精。精于针灸。7.精神;精力:聚精会神。精疲力竭。8.精液;精子:遗精。受精。9.妖精:修炼成精。10.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表示“十分”、“非常”:精瘦。雨把衣服淋得精湿。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费用:用项。家用。3.用处:功用。多少总会有点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还很亮,不用开灯。东西都准备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饭。请用茶。6.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笔写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书信):用特函达。9.姓。
宏:1.宏大:宏伟。宏图。宏愿。宽宏。2.姓。
“取精用宏”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提取精华,用于宏大的目标”,实际运用中常被用来形容做事时抓住核心、高效利用资源。举个例子:小明准备考试时没有盲目刷题,而是取精用宏,只研究近五年的真题和老师划的重点,最终成绩反而比熬夜苦读的同学更好。你看,用力气不如用巧劲。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取精用宏”比全面覆盖更有效?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整理衣柜。与其把每件衣服都摊开来纠结,不如先挑出当季常穿的20%挂起来,剩下的收纳备用。这就是典型的取精用宏思维:用20%的精力解决80%的问题。
工作中如何实践这个方法?我有个程序员朋友分享过经验:当他接手老旧系统改造项目时,没有立刻重写全部代码,而是先用两周时间定位影响用户体验的核心模块,集中火力优化这部分功能。结果用户满意度提升了60%,这比全面重构节省了三个月时间。这种策略看似“偷懒”,实则是对资源的精准投放。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疑问:怎么判断什么是“精华”?我的个人经验是建立筛选标准。比如阅读书籍时,我会先看目录和推荐语,确认这本书是否包含三个以上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果断放下。这种主动筛选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在训练取精用宏的能力。
最后分享个观察:现在很多企业推行“爆品战略”其实暗合这个道理。某手机品牌早年砍掉80%的机型,集中资源打磨一款旗舰产品,反而在红海市场中杀出重围。这提醒我们: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减法比加法更需要智慧。当你觉得事情做不完时,不妨停下来问自己:现在投入精力的地方,真的是最该被优化的核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