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ǒu
  • duō
  • shí
  • guǎ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ǒu duō shí guǎ

成语解释: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成语出处:唐·韩愈《答胡生书》:“愈不善自谋,口多而食寡。”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繁体字形:口多食寡

英文翻译:Too much to eat

口多食寡的意思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多:1.数量大(跟“少、寡”相对):多年。多种多样。多才多艺。多快好省。2.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对):这句话多了一个字。你的钱给多了,还你吧。3.过分的;不必要的:多心。多嘴。多疑。4.(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有零头:五十多岁。两丈多高。三年多。5.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多了。这样摆好看得多。6.姓。7.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这问题多不简单哪!8.指某种程度: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陡,他总是走在前面。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寡:1.少;缺少(跟“众、多”相对):寡欢。寡言。寡不敌众。孤陋寡闻。2.淡而无味:清汤寡水。3.妇女死了丈夫:守寡。寡居。

成语评论

口多食寡”这个成语,你听说过吗?它字面意思是“吃饭的人多,食物却很少”,但实际想表达什么?举个例子:朋友聚会时,原本计划十个人吃火锅,结果临时来了十五个人。锅里的肉片和蔬菜明显不够分,大家只能互相谦让,最后勉强填饱肚子。这种“人多吃得少”的尴尬场面,就是“口多食寡”的生动写照。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吃饭的场景里吗?当然不是!比如一家创业公司资金紧张,但团队有二十多人要发工资,老板不得不缩减项目预算。这种“花钱的地方多,但钱不够用”的状态,同样能用“口多食寡”来形容。它本质上说的是资源与需求之间的失衡——就像一壶茶倒进十个杯子,每个杯子只能浅浅一层。

面对这种困境该怎么办?我曾在团队管理中遇到过类似情况。当时部门绩效奖金有限,但贡献突出的成员远超预期。我的做法是:先公开奖金总额,再让大家匿名提议分配方案,最后综合意见调整权重。虽然无法让所有人满意,但透明化的过程减少了矛盾。这说明“口多食寡”未必是死局,关键看如何用智慧重新分配资源。

换个角度想,这个成语其实在提醒我们:做计划时要留有余地。就像家里来客人前多备两套餐具,公司立项时预留应急资金。生活中很多矛盾都源于“以为够用”的侥幸心理,而预防永远比补救更轻松。下次遇到“僧多粥少”的情况,不妨先深呼吸,然后像玩拼图那样,把有限的资源拼出最大价值——这才是成语教给我们的生存智慧。

说到底,“口多食寡”不仅是描述现实,更是考验人性的镜子。有人在资源紧张时互相指责,也有人主动让出自己那份;有企业选择裁员降薪,也有团队通过创新开辟新收入源。选择抱怨还是行动,往往决定了我们是被困境困住,还是把困境变成突破的跳板。这大概就是古老成语在今天依然鲜活的原因吧。

"口多食寡"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