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ǒu
  • zào
  • hóu
  • g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ǒu zào hóu gān

成语解释:燥:干。形容非常干渴

成语出处:老舍《赵子曰》:“直喊到他口燥喉干,心中发空,才打道进城回公寓。”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口燥喉干

英文翻译:Dry mouth and throat

口燥喉干的意思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燥:干;缺少水分:燥热(干燥炎热)。口干舌燥。

喉:介于咽和气管之间的部分,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等构成。喉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喉内有声带,又是发音器官。

干:[gàn]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骨干。2.指干部:调干。干群关系。3.做(事):实干。干活儿。埋头苦干。4.能干;有能力的:干练。干才。5.担任;从事:他干过厂长。6.事情变坏;糟:要干。干了,钥匙忘在屋里了。[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2.姓。3.冒犯:干犯。4.牵连;涉及:干连。干涉。相干。5.追求(职位、俸禄等):干禄。6.水边:江干。河干。7.天干:干支。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9.不用水的:干洗。干馏法。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饼干。葡萄干儿。豆腐干儿。把萝卜晒成干儿。11.空虚;空无所有:外强中干。钱都花干了。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号(háo)。13.属性词。指拜认的(亲属关系):干妈。干儿子。14.徒然;白:干着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15.形容说话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说话别那么干。16.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我又干了他一顿。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们干起来了。

成语评论

口燥喉干”这个成语,你第一次听到时会联想到什么?可能是一个人在烈日下走了很久,或者刚结束一场激烈的辩论。比如:“他在会议上连续发言半小时,结束时已经口燥喉干,连忙端起水杯猛灌。”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真实?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身体缺水的情况吗?”其实不然。比如一位母亲劝解吵架的子女:“她苦口婆心说了两小时,最后嗓子沙哑着说'你们怎么还不懂',这才发现口燥喉干的感觉不仅是生理反应,更是情绪消耗的具象化。”这说明它不仅描述生理状态,也能映射心理疲惫。

有趣的是,现代生活中“口燥喉干”有了新场景。比如视频博主对着镜头连续录制三小时后的状态:“关掉相机的瞬间,她瘫在椅子上摸着喉咙自嘲——原来对着空气说话也会口燥喉干。”这时候的“干燥”更多是精神能量的透支,而非单纯的口渴。

有人疑惑:“用这个成语会不会显得太夸张?”试想这个情境:同事听完你精心准备的方案,突然问“能不能用一句话说明白”。这时你苦笑着揉太阳穴:“说了二十分钟还没说明白,我现在真是口燥喉干。”这种自嘲式的表达反而能化解尴尬,比直接说“累了”更有画面感。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当代职场。在视频会议成为日常的今天,我们可能不会真的说到喉咙冒烟,但那种“明明在说话却像被抽真空”的疲惫感,用“口燥喉干”来形容恰如其分。它提醒我们:沟通不仅要讲究效率,更要注重节奏,适时给声带和心灵都留点湿润空间。

下次遇到需要反复解释的情况,不妨试试换个方式:用白板画图、打字补充说明,或者直接说“让我喝口水再继续”。毕竟,预防“口燥喉干”的最好方法,不是准备更多的润喉糖,而是学会让信息流动得更聪明些。

"口燥喉干"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