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ún
  • jiāo
  • kǒu
  • z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ún jiāo kǒu zào

成语解释: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成语出处: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形容费尽口舌

繁体字形:脣焦口燥

英文翻译:parched lips and tongue

唇焦口燥的意思

唇: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焦:1.火候过大或火力过猛,使东西变硬变脆或烧成炭样:烤得又焦又脆。衣服烧焦了。2.由于缺少水分,变得干枯、干燥:焦渴。唇焦舌燥。3.着急:心焦。焦急。4.指焦炭:炼焦。5.焦耳的简称。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燥:干;缺少水分:燥热(干燥炎热)。口干舌燥。

成语评论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聊聊“唇焦口燥”这个成语咋用,保准你听完之后醍醐灌顶!先举个栗子:老王在烈日下给工友们讲了俩小时安全规范,说到唇焦口燥,最后直接灌了一整壶凉白开。你看,这不就是形容人说话太多、累得口干舌燥嘛?

等等,这成语只能用在说话场景吗?当然不是!比如小美追剧时疯狂吐槽反派角色,激动得唇焦口燥,顺手抓了包辣条解馋——谁说吐槽不需要体力呢?你看,情绪上头也能用这词儿,灵活得很!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挠头:这成语和“口干舌燥”有啥区别?好问题!举个对比案例:张大爷下棋输了,急得口干舌燥猛喝茶;李大妈跟邻居吵架,吵到唇焦口燥还不停嘴。看出门道没?“口干舌燥”偏生理反应,而“唇焦口燥”更强调因持续说话导致的状态,说白了就是话痨专属形容词。

要我说啊,现在人动不动就线上聊天,真该多试试面对面唠嗑。上周跟朋友撸串吹牛三小时,聊到唇焦口燥才发现冰啤都喝光了,但这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微信语音可给不了!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叨叨一句:下次见人说话说得嗓子冒烟,别光递润喉糖,不妨幽他一默:“兄dei,你这都唇焦口燥了,歇会儿让嘴巴度个假呗!”保准气氛瞬间轻松,还能让人记住这生动形象的成语,岂不美哉?

唇焦口燥的造句

  1. 造句 他说得唇焦口燥,可是没多少人能听懂。
  2. 造句 一天,送来一位唇焦口燥、高热不退、精神萎蘼的病人。
  3. 造句 看到他唇焦口燥饥肠辘辘的样子,我先用瓦片盛了一些清水递给他,这几天的囚徒生活想必让他吃尽了苦头。
  4. 造句 他唇焦口燥,只盼能找些清水,好好的喝上几口,但是眼下距离方才的冰河却是极远,再没有走过去的力气。
  5. 造句 要说是神嘴,疯婆子眼睁睁地看到枇杷被顽童抢了,唇焦口燥呼不得时就破口大骂,骂顽童吃了他的枇杷会夭折,会被野狼叼去。
  6. 造句 陈湘瞳孔收缩,唇焦口燥,长这么大,这是第一次看到女子的身体,何况南妖还是一个绝世美女!诱惑力太大了,让人难以把持。
  7. 造句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8. 造句 耀龙梦中仿佛到了火的世界,到处都是火,烧的他唇焦口燥,想喊却又发不出声音,一直忍耐着。
  9. 造句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门自叹息。
  10. 造句 风轻轻拂过这一片沙漠,偶尔强劲时,卷起滔天龙卷风,偶尔微弱时,毒辣的耀阳让人唇焦口燥,偶尔风起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