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ǔ sì qīng dēng
成语解释:青灯:以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形容修行者的孤独寂寞的生活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一个立志修行的何玉凤,要向古寺青灯寻活计。”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修行等
繁体字形:古寺青燈
英文翻译:Ancient temple lantern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寺:1.古代官署名:大理寺。太常寺。2.佛教的庙宇:碧云寺。护国寺。3.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寺。4.姓。
青:1.黑色:青布。青线。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青草。青天。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青。看青。4.青年:老中青。5.青海的简称。
灯:1.照明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的器具:一盏灯。电灯。红绿灯。探照灯。太阳灯。2.燃烧液体或气体用来对别的东西加热的器具:酒精灯。本生灯。3.俗称收音机、电视机等的电子管:五灯收音机。4.(Dēng)姓。
“古寺青灯”这个成语,字面上看很容易联想到深山老庙里的一盏孤灯,但它的含义远不止于此。举个例子,有人形容退休后的生活是“守着古寺青灯”,这其实不是说他真的住在庙里,而是比喻日子过得简单清冷,少了烟火气。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古寺青灯”来形容孤独呢?这里藏着中国人的文化密码。寺庙象征精神净土,青灯代表恒定持久的光源,组合起来既描绘了物理环境的寂静,也暗示了内心对某种信念的坚守。就像现在年轻人说的“躺平不等于摆烂”,看似消极的状态里,或许藏着主动选择的精神修行。
我曾在终南山见过几位隐居者,他们的住处没有电灯,入夜后真就点着自制油灯读书。有趣的是,其中一位告诉我:“这盏灯烧的是菜籽油,灯光确实是青白色的。”原来成语里的颜色描写并非虚构,这种青白冷光与市井暖黄灯光形成强烈对比,恰好成为区分世俗与超脱的视觉符号。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朋友辞职开了一家24小时书店,午夜常有人坐在落地窗边看书,暖黄路灯和室内青白射灯交相辉映。有顾客说这里像“现代版古寺青灯”,因为同样提供了让人暂时抽离现实的精神空间。这说明成语的生命力在于内核,而不必拘泥于具体场景。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属于自己的“青灯时刻”。在通勤地铁上戴耳机听书,周末清晨泡杯茶翻几页纸质书,甚至深夜刷手机时偶然读到触动心灵的句子——这些碎片化的现代生活场景,何尝不是古寺青灯在数字时代的变体?灯火的形式在变,但照见内心的功能从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