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dēng huáng juàn
成语解释: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
成语出处:元·叶颙《书舍寒灯》诗:“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你既爱青灯黄卷,却不要随机而变。”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
繁体字形:青燈黄卷
英文翻译:green light and yellow volume -- to study at night
青:1.黑色:青布。青线。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青草。青天。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青。看青。4.青年:老中青。5.青海的简称。
灯:1.照明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的器具:一盏灯。电灯。红绿灯。探照灯。太阳灯。2.燃烧液体或气体用来对别的东西加热的器具:酒精灯。本生灯。3.俗称收音机、电视机等的电子管:五灯收音机。4.(Dēng)姓。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卷:[juàn]机关里保存的文件:卷宗。调卷。查卷。[juǎn]1.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把竹帘子卷起来。卷起袖子就干。烙饼卷大葱。2.一种大的力量把东西撮起或裹住:风卷着雨点劈面打来。汽车卷起尘土,飞驰而过。她卷入了这场争论。3.裹成圆筒形的东西:铺盖卷儿。把挂历裹成一个卷儿寄出去。4.(卷儿)卷子(juǎn·zi):花卷儿。金银卷儿。5.用于成卷儿的东西:一卷纸。一卷铺盖。
“青灯黄卷”这个词,乍一听仿佛带人穿越回古代。青色的油灯、泛黄的书页,构成一幅书生挑灯夜读的画面。比如:“他放弃仕途,守着青灯黄卷研究古籍,一坐就是三十年。”这种场景里,青灯是清苦的象征,黄卷则代表知识的沉淀。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种清冷的环境,反而被用来赞美治学精神?
举个更贴近生活的例子:现代人熬夜写论文,台灯照在电脑屏幕上,手边堆满资料,这算不算另一种“青灯黄卷”?有人会说环境不同了,但核心没变——专注、坚持、与外界喧嚣保持距离。比如:“咖啡馆的暖光灯下,她对着平板电脑整理数据,像极了新时代的青灯黄卷。”这时我们发现,成语的内核其实跨越了时代。
有人质疑:现在获取知识这么容易,还需要这种苦行僧式的学习吗?我的观察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专注力反而成了稀缺品。去年在图书馆遇见一位备考的年轻人,每天固定坐在西北角,用老式台灯和纸质笔记复习。他说:“关掉手机,才能听见自己的思考声。”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古人的青灯黄卷,至今仍能引发共鸣。
换个角度看,这个词也在提醒我们警惕“表演式努力”。社交媒体上常见凌晨四点的书桌摆拍,但真正的“黄卷”不在滤镜里,而在持续积累中。就像朋友说的:“别盯着灯有多亮,要看纸上写了多少。”当知识沉淀为智慧,青灯黄卷的意象才算真正完成它的使命。
或许未来某天,人们会用新词汇描述学习场景,但那种摒除杂念、与知识独处的状态永远不会过时。就像星空下的露营灯照着电子书,山间民宿的壁灯映着设计图纸,形式在变,但专注的光芒始终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