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òu
  • h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òu hūn wú jì

成语解释:叩:敲;阍:宫门;叩阍:鸣冤。指没办法申诉冤屈

成语出处:清·秋瑾《精卫石》第四回:“此恨怎消真可痛,叩阍无计欲呼天。”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有冤无处诉

繁体字形:敂閽無計

英文翻译:No plan

叩阍无计的意思

叩:1.敲;打:叩门。2.磕头:叩首。叩头。叩谢。3.询问;打听:略叩生平。叩以文义。4.姓。

阍:1.看门:阍者(看门的人)。2.门(多指宫门):叩阍。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计:1.计算:核计。共计。不计其数。数以万计。2.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体温计。血压计。晴雨计。3.主意;策略;计划:计策。巧计。缓兵之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4.做计划;打算:设计。为加强安全计,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5.计较;考虑:不计成败。无暇计及。6.姓。

成语评论

叩阍无计”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敲打宫门却找不到办法”,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放到生活中其实很常见。比如你熬夜赶完的方案被领导草草否决,想解释却连沟通的机会都没有——这时候的无奈,不就是“叩阍无计”的现代版吗?

为什么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困境?它抓住了两个关键点:一是“叩阍”象征努力争取机会,二是“无计”点明结果的无能为力。就像创业者拿着商业计划书跑遍投资人办公室,却连门都敲不开时的处境,既展现了主动争取的姿态,又揭示了现实的冰冷。

上周在社区服务中心看到个场景:外来务工的老张因为社保问题跑了三个部门,每个窗口都说“这事不归我们管”。他攥着材料在办事大厅转圈,那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活脱脱就是从成语里走出来的画面。这种制度性困境中的个体无力感,或许比古代更让人唏嘘。

当代社会还存在“叩阍无计”吗?当然存在,只是“宫门”变成了更复杂的形态。比如社交媒体时代,普通人的投诉可能淹没在海量信息里;再比如职场新人面对资深同事的偏见时,常常陷入“说了没人听,不说更委屈”的怪圈。但我发现,与其死磕一扇门,不如学会找侧窗——就像朋友小吴被客户刁难后,转而用可视化数据重新提案,反而打开了新局面。

有人觉得这个成语太消极,我倒觉得它像面镜子。照见困境不是为了认命,而是提醒我们:当常规路径走不通时,或许该抬头看看有没有备用梯子。就像古人说的“山重水复疑无路”,转个弯可能就是新天地。

最后想起故宫的红漆宫门,阳光照在铜钉上泛着冷光。那些曾在门前徘徊的身影早已消散,但门后迂回的长廊里,总会有新的脚步声响起。或许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能否敲开某扇特定的门,而在于始终相信,通往目的地的路径从来不止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