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ù shǒu wú jì
成语解释:同“束手无策”。
成语出处:明·申时行《杂记》:“设奸人窜入其中,为害叵测,即有缓急,外廷不得闻,宿卫不得入,吾辈大臣,束手无计,此皆公等剥肤之患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束手無計
英文翻译:helplessly
束:1.捆绑;系(jì):束缚。腰束皮带。2.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一束鲜花。3.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约束。拘束。束手束脚。4.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条状的东西:花束。光束。5.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6.姓,作姓氏,仍然读作“shù”。山东汶上城东有"朿"姓,音同捆,与束不同。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计:1.计算:核计。共计。不计其数。数以万计。2.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体温计。血压计。晴雨计。3.主意;策略;计划:计策。巧计。缓兵之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4.做计划;打算:设计。为加强安全计,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5.计较;考虑:不计成败。无暇计及。6.姓。
提到“束手无计”,许多人会联想到一种“想破脑袋也找不到办法”的窘境。比如,小明熬夜准备考试,却发现复习资料被雨水泡烂了,手机没电、图书馆关门,他站在空荡荡的房间里,“这一刻,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束手无计”。这种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
有人可能会问:“束手无计和束手无策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表示“毫无办法”,但“无计”更强调缺乏具体的解决策略,而“无策”偏向整体应对能力的缺失。比如公司遇到突发公关危机,管理层既拿不出应急方案(无计),又缺乏危机处理经验(无策),这时候用哪个词更贴切,就要看具体情境了。
生活中,“束手无计”往往出现在资源断链的瞬间。就像自驾游时导航失灵、油箱见底,方圆十里没有人烟,这时候连手机支架都在颠簸中摔碎了——这种物质与智慧同时“掉线”的黑色幽默,恰恰是成语最生动的写照。
有个历史故事特别有意思:三国时期诸葛亮用空城计,司马懿大军压境时,西城守军实际已“兵不满百,粮不足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