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áo tiān pāi dì
成语解释:大声哭叫。形容放声大哭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咽了这一口怨气,扯住了丈夫,哭了又哭,号天拍地的不肯放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伤心时
繁体字形:号天拍地
英文翻译:We're shooting
号:[hào]1.名称:国号。年号。2.原指名和字以外另起的别号,后来也指名以外另起的字: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孔明是诸葛亮的号。3.商店:商号。银号。分号。宝号。4.标志;信号:记号。问号。加减号。暗号儿。击掌为号。5.排定的次第:挂号。编号。6.表示等级:大号。中号。小号。五号字。7.种;类:这号人甭理他。这号生意不能做。8.(号儿)指某种人员:病号。伤号。彩号。9.表示次序(多放在数字后)。a)一般的:第三号简报。门牌二号。b)特指一个月里的日子:五月一号是国际劳动节。10.姓。11.号令:发号施令。12.号筒。13.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14.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起床号。集合号。冲锋号。[háo]1.拖长声音大声叫唤:呼号。号叫。北风怒号。2.大声哭:哀号。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拍:1.用手掌打:拍击。拍掌。拍抚。拍案叫绝。2.浪涛冲击:拍岸。3.拍打东西的用具:拍子(亦是计算乐音长短的单位)。4.乐曲的节奏:拍节。5.摄影:拍摄。拍照。拍片子。6.发出:拍发。拍电报。7.阿谀,巴结:拍马屁。吹吹拍拍。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号天拍地”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夸张?举个例子吧:小明考试没及格,回家后一边捶桌子一边喊:“这题也太难了,老师故意为难我们!”他妈妈摇摇头说:“别号天拍地的,平时多复习哪有这些事。”这里既展现了夸张的情绪表达,也暗示了问题根源其实在自己身上。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负面场景吗?”其实不然。比如社区里王阿姨为独居老人争取福利,在居委会拍着文件据理力争:“政府明明有帮扶政策,怎么到我们这就卡住了?”虽然动作激烈,但出发点是为他人争取权益。这说明“号天拍地”本身不带褒贬,关键是看行为的正当性。
为什么人们总用这个成语?观察发现,当语言难以传达迫切感时,肢体动作会自然加强。就像上周快递小哥弄丢包裹,收件人急得直跺脚:“这箱子里是救命药啊!”这种情境下的“号天拍地”,其实是焦虑情绪的真实外化,比单纯说话更有感染力。
不过要注意使用分寸。去年邻居装修纠纷,李叔举着榔头敲墙示威,结果吓坏了楼里的小孩。这提醒我们:激烈表达要有底线。就像成语本身描绘的“号天”与“拍地”,看似天地皆惊,实则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更需学会“平静地号天拍地”。比如在工作会议中,可以用坚定的语气配合数据说话:“这三个数据证明方案存在风险”,既传达了紧迫感,又保持了专业度。情绪表达本身没有错,关键是如何转化成有效沟通。
下次遇到想“号天拍地”的情况,不妨先做三次深呼吸。就像成语里暗含的天地意象,天空足够包容雷鸣电闪,大地能够承载重击震动,但风雨过后总会回归平静。找到那个既能表达诉求又不失风度的平衡点,或许才是现代人更需要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