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ù
  • hào
  • ti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ù dì hào tiān

成语解释:呼天抢地。形容悲痛之极。

成语出处:明·张敬修等《文忠公行实》:“既出,遂触地号天,几不可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人的状态

繁体字形:觸地號天

英文翻译:Earth shattering

触地号天的意思

触:1.接触;碰;撞:触电。一触即发。2.感动;触动:感触。触发。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号:[hào]1.名称:国号。年号。2.原指名和字以外另起的别号,后来也指名以外另起的字: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孔明是诸葛亮的号。3.商店:商号。银号。分号。宝号。4.标志;信号:记号。问号。加减号。暗号儿。击掌为号。5.排定的次第:挂号。编号。6.表示等级:大号。中号。小号。五号字。7.种;类:这号人甭理他。这号生意不能做。8.(号儿)指某种人员:病号。伤号。彩号。9.表示次序(多放在数字后)。a)一般的:第三号简报。门牌二号。b)特指一个月里的日子:五月一号是国际劳动节。10.姓。11.号令:发号施令。12.号筒。13.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14.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起床号。集合号。冲锋号。[háo]1.拖长声音大声叫唤:呼号。号叫。北风怒号。2.大声哭:哀号。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成语评论

大伙儿听说过"触地号天"这个成语不?哎呦喂,这词儿看着挺唬人,其实说白了就是形容人悲痛到极点,捶胸顿足的模样。比如说老张头家养了十年的看门狗走丢了,他蹲在村口捶着黄土地喊"我的大黄啊",那场面真叫个触地号天

这时候您可能要问了:"这成语跟普通哭喊有啥区别?"问得好!关键就在"触地"和"号天"这两个动作组合。就像去年咱们村王婶家闺女考上了清华,她激动得又拍大腿又抹眼泪,邻居李大爷打趣说:"你这是喜极而泣,跟触地号天可不是一码事"。您瞧,这成语专指悲痛,跟高兴没关系。

要我说啊,现在用这个成语的人越来越少啦。前两天看短视频,有个小伙子失恋了在河边嗷嗷哭,弹幕里全在刷"破防了""蚌埠住了",愣是没人用触地号天这么生动的词儿。不过话说回来,要是能把老词儿用得恰到好处,那才显出咱中文的底蕴不是?

再举个历史典故的例子。记得《三国演义》里关羽走麦城那段不?要是编剧让周仓抱着赤兔马哭得满地打滚,配上"触地号天"的旁白,是不是比干巴巴说"痛哭流涕"更有画面感?所以说啊,成语就像调味料,用对了地方能让故事更有滋味。

最近看新闻说有个民间剧团在排新戏,导演要求演员表现丧子之痛时必须真实。要我说,与其让演员硬挤眼泪,不如设计个触地号天的动作戏——比如老母亲颤抖着抓起一把黄土撒向天空,配上凄厉的唱腔,这感染力可比光扯着嗓子嚎强多了。

说到底,语言这玩意儿得活学活用。就像炒菜得看火候,用成语也得看场合。下次要是见着谁情绪特别激动,您不妨观察观察:到底是触地号天的真悲痛,还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假把式?生活处处是学问,您说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