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ī
  • zài
  • xiān
  • xiǎng
  • shòu
  • zài
  • h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ī kǔ zài xiān,xiǎng shòu zài hòu

成语解释:吃苦的事情走在别人前面,享受的事走在别人后面

成语出处: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与群众同甘苦,不实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繁体字形:喫苦在先,享受在后

英文翻译:Hardship comes first, enjoyment comes later

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意思

吃:1.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吃饭。吃奶。吃药。2.依靠某种事物来生活:吃老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3.吸收(液体):道林纸不吃墨。4.消灭(多用于军事、棋戏):吃掉敌人一个团。拿车吃他的炮。5.承受;禁受:吃得消。吃不住。6.受;挨:吃亏。吃惊。吃批评。7.耗费:吃力。吃劲。8.被(多见于早期白话):吃他耻笑。9.见〖口吃〗。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在: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都在。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3.留在:在职。在位。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不计。在所难免。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

先:1.时间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对):先进。先例。事先。领先。争先恐后。有言在先。2.表示某一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前:他比我先到。我先说几句。3.暂时:这件事情先放一放,以后再考虑。4.祖先;上代:先人。5.尊称死去的人:先父。先烈。先哲。6.先前:小王的技术比先强多了。你先怎么不告诉我?7.姓。

享:1.享受:享用。坐享其成。有福同享。2.同“”。3.姓。

受:1.接受:受贿。受教育。受到帮助。2.遭受:受灾。受批评。受委屈。3.忍受;禁受:受不了。受得住。4.适合:受吃(吃着有味)。受看(看着舒服)。受听(听着入耳)。

在: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都在。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3.留在:在职。在位。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不计。在所难免。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成语评论

哎,说到“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大伙儿可能觉得这话老掉牙了,但仔细琢磨,它其实藏着生活的“通关秘籍”。咱举个例子哈,比如你打算创业开个小店,头几个月忙得脚不沾地,进货、算账、搞宣传,还得应付各种突发状况——说白了,这就是“吃苦”的阶段。但要是能咬牙挺过去,慢慢客源稳定了,口碑上来了,这时候数着钞票、看着顾客满意的笑脸,不就成了“享受在后”嘛!

那问题来了:为啥非得先吃苦呢?说白了,这就跟种庄稼一个道理。你总不能今天撒种子,明天就指望收成吧?不浇水、不施肥,光等着天上掉馅饼,这事儿靠谱吗?对吧?吃苦的过程,其实是在给未来的甜头“打地基”。比如学生党备考,天天熬夜刷题,看似苦哈哈,可等到成绩出来那一刻,那种成就感可比躺平刷手机爽多了。

再唠个接地气的例子。健身房里那些挥汗如雨的兄弟,哪个不是先经历肌肉酸痛的“地狱模式”?但人家心里门儿清:现在每滴汗都是给未来的腹肌“充会员”。你懂的,没有眼前的“酸爽”,哪来镜子前嘚瑟的资本?

不过啊,我倒是觉得现代社会有个误区。现在人总想“既要又要”,啥好事都想走捷径。可你看那些真正做成事的,哪个不是先当“拼命三郎”?就拿我自个儿来说吧,刚开始学编程那会儿,盯着代码一整天眼都花了,但熬过那个坎儿,现在能随手写个小程序解决问题,那感觉就跟打通任督二脉似的!

所以说,吃苦和享受就像硬币的两面。有人觉得先苦后甜是鸡汤,但换个角度想,这其实是时间的魔法。就像老话说的,“没有白走的路”,你现在的每一步,都在给未来的自己“存利息”。等风来了,你才能比别人飞得更高更稳,对吧?所以啊,别怕眼前的坑坑洼洼,扛住了,好日子在后头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