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ī
  • zài
  • qián
  • xiǎng
  • shòu
  • zài
  • h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ī kǔ zài qián,xiǎng shòu zài hòu

成语解释:吃苦的事情走在别人前面,享受的事走在别人后面

成语出处: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喫苦在前,享受在后

英文翻译:Before suffering, after enjoying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意思

吃:1.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吃饭。吃奶。吃药。2.依靠某种事物来生活:吃老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3.吸收(液体):道林纸不吃墨。4.消灭(多用于军事、棋戏):吃掉敌人一个团。拿车吃他的炮。5.承受;禁受:吃得消。吃不住。6.受;挨:吃亏。吃惊。吃批评。7.耗费:吃力。吃劲。8.被(多见于早期白话):吃他耻笑。9.见〖口吃〗。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在: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都在。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3.留在:在职。在位。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不计。在所难免。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享:1.享受:享用。坐享其成。有福同享。2.同“”。3.姓。

受:1.接受:受贿。受教育。受到帮助。2.遭受:受灾。受批评。受委屈。3.忍受;禁受:受不了。受得住。4.适合:受吃(吃着有味)。受看(看着舒服)。受听(听着入耳)。

在: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都在。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3.留在:在职。在位。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不计。在所难免。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成语评论

哎,说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成语,你可能会想到那些拼命干活、最后才松口气的老故事。但咱今天换个角度聊聊,这词儿放现代生活里到底啥意思?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比如创业开奶茶店。老板得先熬夜研究配方、搞定装修,甚至亲自站台当服务员,等口碑起来了,分店开起来了,才能舒舒服服数钱。你瞧,这不就是典型的“先流汗再喝茶”嘛!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为啥非得吃苦在前?先享受不行吗?”好问题!其实这就跟做饭一个道理,总不能菜还没切就想着开吃吧?举个反例,要是有人一上来就躺平摸鱼,结果项目黄了、客户跑了,别说享受了,可能连饭碗都保不住。所以啊,这成语说白了就是教人“按顺序打怪”,别总想跳关。

再举个学生党的例子。小明要考托福,头三个月天天六点起床背单词,周末泡图书馆练听力。等到出分那天,看着115的高分,这才放心约朋友去迪士尼疯玩。你懂的,这就叫“题库刷够本,门票才够香”。不过话说回来,这过程中心态特别重要——别光盯着苦哈哈的部分,得想着后头的甜头才撑得下去。

那有人又要问了:“现在社会节奏这么快,这套老方法还管用吗?”嘿,这事儿我可有话要说。就拿短视频爆火这事儿打比方,那些百万粉的博主哪个不是先默默拍几百条废片?别看现在他们接广告接到手软,当初可是连镜头都不敢看呢。所以说啊,老祖宗的智慧搁哪儿都适用,关键得活学活用。

最后插句个人观点:其实“吃苦”和“享受”不一定是割裂的。就像健身,练的时候酸爽,练完看着肌肉线条其实也挺乐呵。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节奏,别把吃苦当受罪,而是看成通关必经之路。毕竟生活就像煮火锅,底料熬好了,涮啥都香!

说到底,这成语教咱的不就是个“延迟满足”嘛。就像打游戏攒金币买装备,前期辛苦点,后期才能横扫全场。不过要我说,过程中也得学会给自己找点小确幸,比如写完报告奖励杯奶茶,这样“吃苦”和“享受”就能无缝衔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