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è yǒu lì bì
成语解释:各:各自;弊:害处。指事物的作用有好处也有坏处
成语出处:刘少奇《论党内斗争》:“这些办法,这些道路,对我们当时情况又各有利弊。”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有好处也有坏处
繁体字形:各有利弊
英文翻译:Each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各:[gè]1.指示代词。a)表示不止一个:世界各国。各位来宾。b)表示不止一个并且彼此不同:各种原材料都备齐了。各人回各人的家。2.表示不止一人或一物同做某事或同有某种属性:双方各执一词。左右两侧各有一门。三种办法各有优点和缺点。3.姓。[gě]特别(含贬义):这人真各。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弊:1.欺诈蒙骗、图占便宜的行为:作弊。营私舞弊。2.害处;毛病(跟“利”相对):兴利除弊。切中时弊。
说到“各有利弊”的成语,许多人会想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如老张丢了钱包,结果捡到的人通过证件联系他归还,反而因此结识了新客户——这故事的核心矛盾是什么?其实它揭示了“坏事可能隐藏机遇,但机遇也可能伴随风险”。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就像网购方便了生活,却也让人更容易冲动消费,这种两面性恰恰是“利弊共生”的真实写照。
再比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人问:科技发展到底是好是坏?这个问题本身就像问“菜刀该用来切菜还是伤人”。移动支付让交易更便捷,但过度依赖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短视频让人快速获取信息,却也容易让人注意力分散。关键在于使用者如何把握“水”的流向,而不是单纯评判工具本身的价值。
我曾在工作中遇到个有趣案例:公司推行远程办公后,有人抱怨缺乏团队氛围,但另一批同事却因节省通勤时间而效率翻倍。这让我想到成语“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我们追求灵活性时,必然要接受部分传统工作模式的退场。但换个角度看,这不正是给了我们重新定义职场规则的机会吗?就像古人说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利弊转换往往取决于观察角度。
有个读者曾问我:“既然凡事都有利弊,做决定岂不是永远纠结?”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因噎废食”的反面教材。去年朋友犹豫是否要孩子,既向往天伦之乐,又担心影响事业发展。后来他们选择调整工作模式,现在周末带着孩子露营时,反而激发了新的创作灵感。这说明利弊不是固定标签,而是可以通过主动作为转化的动态关系。
观察现代生活,新能源车的普及就是个典型例子。充电成本低是优势,续航焦虑是短板,但这促使充电网络加速完善。就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选择都像拼图碎片,重点不在于单个碎片的完美,而在于整体拼出怎样的生活图景。或许正如《道德经》所言“福兮祸所倚”,当我们学会在利弊交织中找到平衡点,反而能走出更稳健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