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ǒu
  • suǒ
  • z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è yǒu suǒ zhí

成语解释:各人有各人负责的事。比喻分工明确。

成语出处:《周礼·天官·冢宰》高官分职注:“各有所职,而百事举。”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分句;比喻分工明确

繁体字形:各有所職

英文翻译:Each has his own duty

各有所职的意思

各:[gè]1.指示代词。a)表示不止一个:世界各国。各位来宾。b)表示不止一个并且彼此不同:各种原材料都备齐了。各人回各人的家。2.表示不止一人或一物同做某事或同有某种属性:双方各执一词。左右两侧各有一门。三种办法各有优点和缺点。3.姓。[gě]特别(含贬义):这人真各。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所:1.处所:场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驻兵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后来只用于地名):海阳所(在山东)。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辽宁)。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诊疗所。指挥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这所房子。b)用于学校等:一所医院。两所学校。5.姓。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为人所笑。看问题片面,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我所认识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见。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全国的形势,是同志们所关心的。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各尽所能。闻所未闻。

职:1.职务;责任:尽职。职分。天职。有职有权。2.职位:调职。在职。就职。兼职。撤职。辞职。3.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职等奉命。4.掌管:职掌。5.只;仅:职此而已。6.姓。

成语评论

各有所职”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理解?举个例子:一家公司里,设计师负责画图,程序员负责写代码,产品经理负责定方向。如果设计师非要插手代码,程序员跑去规划产品,公司怕是要乱成一锅粥。这就是“各有所职”的核心——每个人守住自己的专业领域,整个系统才能顺利运转。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能多学几样技能呢?比如设计师懂点代码难道不好吗?这里的关键在于“主次分明”。就像厨师会切菜当然好,但如果放下炒锅去种菜,灶台上的火可不会等人。现代社会需要“T型人才”——既有广泛知识面,又有核心专长,但绝不能本末倒置。

观察自然界也很有趣:蜂群里有专门采蜜的工蜂,负责保卫的兵蜂,专职产卵的蜂后。如果所有蜜蜂都去筑巢,谁去采集食物?这种天然分工启示我们:团队效率来自精准定位。就像足球场上,前锋猛攻球门时,后卫必须死守防线,这才是制胜之道。

个人认为,现代人容易陷入“全能焦虑”。看到别人会弹琴就想学音乐,发现同事懂编程就报网课。其实比盲目跟风更重要的是:先搞清楚自己的“职场生态位”。就像森林中的大树和小草,各有各的生长策略,强行互换反而会水土不服。

回到日常生活,家庭中的分工也暗含这个道理。父母负责赚钱养家,孩子专注学习成长,老人帮忙料理家务。这不是固化角色,而是阶段性重点的不同。就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顺应时节才能事半功倍。当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生活这台大机器才会运转得更顺畅。

最后留个思考:当遇到必须跨界的时刻怎么办?这时候就要像变色龙那样灵活——保持核心技能不变,根据环境调整次要能力。毕竟,守住主业是根基,拓展副业是枝叶,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找到这个平衡点,或许就是现代人应对复杂挑战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