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óng lèi xiāng cóng
成语解释:谓物之同类者互相依从。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渔父》:“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同類相従
英文翻译: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类:1.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种类。分类。同类。2.用于性质或特征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分成几类。两类性质的问题。3.类似:类人猿。类新星。画虎不成反类狗。4.姓。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从:[cóng]1.依顺:顺从。盲从。从善如流。2.采取,按照:从优。3.跟随:愿从其后。4.跟随的人:侍从。仆从。5.参与:从业。从政。投笔从戎。6.由,自:从古至今。从我做起。7.次要的:主从。从犯。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姓。[zòng]1.古同“纵”,竖,直。2.古同“纵”,放任。
生活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总爱和"同类"扎堆。比如公园里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会自发组成舞蹈队,程序员们聚在一起能聊三天三夜代码。这种"同类相从"的现象,古人早就用成语总结得明明白白。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成语可谓经典案例。就像小区里的宠物狗总会找到自己的玩伴:泰迪和比熊凑成一团,哈士奇和金毛玩得火热。有趣的是,这样的分类不单是外表相似,更多是性格和习性相投。这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同类"之间更容易相互吸引?其实背后藏着进化论逻辑——相似的群体协作效率更高,就像狼群分工捕猎更有优势。
再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个成语描绘了声波共振般的默契。好比音乐节现场,当台上乐队弹起观众熟悉的旋律,台下立即掀起人浪合唱。这种即时共鸣的产生,本质是共同经历与价值观的契合。有人会问:这种"抱团"是否会造成思维固化?我的观察是,适度的同类聚集能增强归属感,但保持开放心态接触不同群体,才能避免成为"信息茧房"的囚徒。
最耐人寻味的是"沆瀣一气",这个略带贬义的成语提醒我们:同类相从不都是正向的。就像公司里摸鱼成风的团队,或沉迷游戏的青少年群体,消极行为的相互感染往往比积极影响来得更快。这揭示了一个重要规律——群体氛围如同培养基,选择怎样的"同类",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个人发展的方向。
在短视频平台算法推荐的时代,"同类相从"正被技术手段不断强化。我的建议是:既要珍惜志同道合的伙伴,也要主动打破舒适圈。就像吃火锅时,清汤锅底固然纯粹,但偶尔试试鸳鸯锅,不同风味的碰撞往往能带来惊喜。毕竟世界的精彩,正藏在相似与差异的微妙平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