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òu huì kě qī
成语解释:会:相见,见面;期:时期。以后还有见面的日子或机会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分别时的客套话
繁体字形:后会可期
英文翻译:Future meeting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会:[huì]1.聚合;合在一起:会合。会齐。会诊。会审。2.见面;会见:会面。会客。昨天没有会着他。3.有一定目的的集会:晚会。舞会。开会。报告会。晚上有一个会。4.某些团体:工会。妇女联合会。5.庙会:赶会。6.民间朝山进香或酬神求年成时所组织的集体活动,如香会、迎神赛会等。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组织,入会成员按期平均交款,分期轮流使用。8.主要的城市:都会。省会。9.时机:机会。适逢其会。10.应当:长风破浪会有时。11.理解;懂得:体会。误会。心领神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12.熟习;通晓:会英文。会两出京戏。13.助动词。表示懂得怎样做或有能力做(多半指需要学习的事情):我不会滑冰。这孩子刚会走路,还不大会说话。14.助动词。表示擅长:能说会道。会写会画的人倒不太讲究纸的好坏。15.助动词。表示有可能实现:他不会不来。树上的果子熟了,自然会掉下来。16.付账:会账。我会过了。17.见〖会儿〗、〖会子〗。[kuài]总计:会计。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期:[qī]1.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如期完成。假期。2.希望;等待:以期发展。期待。3.约会:不期而遇。4.量词。用于分期的事物:《英语世界》第七期。补习班办了三期。[jī]周年或满一定的时期:期年(一周年)。期月(一个月)。
“后会可期”这个词,乍一听可能有点陌生,但仔细想想,它像是“后会有期”和“未来可期”的结合体。比如朋友要出国留学,临别时你笑着说:“虽然现在分开,但一定后会可期!”既表达了重逢的期待,又暗含了对彼此未来的信心。这种表达既温暖又充满力量。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后会可期”而不是常见的成语?其实语言本就该活学活用。就像工作中团队完成阶段性任务后,领导说:“大家辛苦了,项目暂时收尾,但后会可期!”这里既暗示了未来可能有新合作,又传递了积极信号,比直接说“下次再约”更有深意。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社区志愿者活动结束时,组织者说:“今天的服务告一段落,但后会可期——希望明年还能见到大家带着新点子来!”这句话巧妙地把离别场景转化成对持续参与的鼓励,比单纯说“再见”更能凝聚人心。
有人担心:生造词语会不会影响表达效果?我个人觉得,语言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就像“逆袭”“破防”这些网络词汇,只要用得贴切自然,就能丰富表达层次。关键是要结合具体场景——比如创业者对投资人说“这个方向暂时搁置,但后会可期”,既保持了体面,又为未来留了余地。
真正用好这类词汇,重点在于把握“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就像追完一部电视剧,观众在弹幕刷“后会可期”,既是期待续集,也是相信制作团队的实力。这种表达比直白的“求更新”更有余韵,还带着几分对专业度的认可。
语言的魅力往往藏在灵活运用中。下次遇到需要表达“暂别但不终结”的场景时,不妨试试这个词。它像颗种子,既承认此刻的分离,又埋下未来重逢的希望,这种含蓄的乐观主义,或许正是当下快节奏生活中需要的沟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