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òu
  • zhī
  • xi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òu qǐ zhī xiù

成语解释:秀:特异;优秀。指从后辈中成长起来优秀人物。

成语出处:清 余怀《板桥杂记 丽品》:“崔科,后起之秀,目未见前辈典型,然有一种韶令之致。”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出类拔萃的人物

繁体字形:后起之秀

英文翻译:the bright younger generation

后起之秀的意思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起:1.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起来。起立。起床。早睡早起。2.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飞。3.物体由下往上升:皮球不起了。4.长出(疱、疙瘩、痱子):夏天小孩儿身上爱起痱子。5.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起货。起钉子。6.发生:起风了。起疑心。起作用。7.发动;兴起:起兵。起事。8.拟写:起稿子。起草。9.建立:起伙。起会。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10.姓。11.件;次:这样的案子每年总有几起。防止了一起事故。12.群;批:外面进来一起人。他们分六起往地里送肥料。13.用在动词后,表示事物随动作出现:乐队奏起迎宾曲。会场响起热烈掌声。1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涉及人或事:他多次问起过你。想起一件事。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秀:1.植物抽穗开花(多指庄稼):秀穗。六月六,看谷(粟)秀。2.姓。3.清秀:秀丽。眉清目秀。山清水秀。秀外慧中。4.聪明;灵巧:内秀。心秀。5.特别优异:优秀。6.特别优异的人才:新秀。后起之秀。7.表演;演出:作秀。时装秀。泳装秀。[英show]

成语评论

后起之秀”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贴切呢?举个例子:一家老牌科技公司虽然实力雄厚,但新成立的创业团队凭借创新技术迅速占领市场,行业内外纷纷感叹:“他们真是后起之秀啊!”这里的核心问题在于,什么样的人或团队能被称为“后起之秀”?答案很简单——起步较晚但成长迅速、表现突出的新生力量。

再比如,某位年轻音乐人最初默默无闻,却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原创作品,半年内粉丝突破百万。这时乐评人会说:“没想到这个后起之秀能打破传统造星模式。”有趣的是,这种现象背后往往藏着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抓住时代机遇,二是敢于突破常规框架。

有人可能会问:“后起之秀会不会昙花一现?”看看运动赛场就明白了。东京奥运会上,17岁的全红婵首次参赛便打破跳水世界纪录,这种爆发力固然惊艳,但更难得的是她后续持续稳定的表现。个人认为,“后起之秀”的含金量,不仅看爆发速度,更要看能否将优势转化为持久竞争力。

换个角度思考,为什么人们更关注“后起之秀”而不是“常青树”?或许因为新鲜事物自带话题性。就像智能手机领域,当某个新兴品牌用折叠屏技术引发热议时,消费者自然会把“后起之秀”的标签贴给它。这种关注度本身也能成为助推器,让后来者更快获得资源倾斜。

观察职场中的“后起之秀”会发现有趣现象:他们未必是经验最丰富的,但往往最擅长整合资源。刚入职半年的小张牵头完成跨部门项目,同事们评价他“像个后起之秀般冒尖”。这提醒我们,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适应能力有时比资历更重要。话说回来,你身边有没有让你眼前一亮的“后起之秀”呢?

后起之秀的造句

  1. 造句 小张是公司的后起之秀,为公司创造了非凡的业绩。
  2. 造句 青年教师是我们学校的后起之秀,大家应该多关心爱护他们才对。
  3. 造句 近几年桌球界的这些后起之秀总是可以不断缔造佳绩,令人感到欣慰。
  4. 造句 想不到这次由新加入的后起之秀担任投手,竟成功地制伏对方的打击火力,让我队赢得胜利。
  5. 造句 及浪游南北,与乡里阔疏,后起之秀,不乏其人。
  6. 造句 我们热情地希望出现更多的后起之秀,哪里会嫉贤妒能,压抑人才呢?也作“妒贤嫉能”。
  7. 造句 这个人是足球圈的后起之秀,英国的职业球队决定聘他为该队成员。
  8. 造句 然而,作为福利国家的后起之秀,亚洲国家也有种自己的优势。
  9. 造句 他们同时还要面对来自本土后起之秀的竞争压力,而这些竞争压力是过去市场上所不存在的。
  10. 造句 但约翰迪尔也忧心忡忡,试图向这个后起之秀学习:2010年,约翰迪尔在印度推出了一款低价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