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ǐ jí tai huí
成语解释:见“否2极泰来”。
成语出处:明·沈采《千金记·漏贼》:“想何年甚时,否极泰回,夫荣子贵。”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厄运结束
繁体字形:否極泰迴
英文翻译:The best of times
否:[fǒu]1.不是这样,表示不同意。2.否定:否决。否认。3.“是否”“可否”等表示“是不是”“可不可”等意思。[pǐ]1.坏;恶:否极泰来。2.批评人家的坏处:臧否人物(评论人的好坏)。
极:1.顶点;尽头:登峰造极。无所不用其极。2.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南极。北极。阴极。阳极。3.尽;达到顶点: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极一时之盛。4.最终的;最高的:极度。极端。极量。5.“极”也可做补语,但前头不能用“得”,后面一般带“了”,如“忙极了”。6.姓。
泰:1.平安;安宁:泰然。国泰民安。2.极;最:泰西。3.太;过甚:简略泰甚。富贵泰盛。4.姓。
回:1.曲折环绕:回旋。巡回。迂回。回形针。峰回路转。2.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还:回家。回乡。送回原处。3.掉转:回头。回过身来。4.答复;回报:回信。回敬。5.回禀。6.谢绝(邀请);退掉(预定的酒席等);辞去(伙计、佣工):送来的礼物都回了。7.指事情、动作的次数:来了一回。听过两回。那是另一回事。8.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一百二十回抄本《红楼梦》。9.回族:回民。10.姓。11.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别处到原处:从邮局取回一个包裹。书报阅后,请放回原处。
说到“否极泰回”,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个词有点抽象。但说白了,它就像天气预报里的“暴雨转晴”——当坏事儿积累到顶点,转机往往就在眼前。举个例子,老张创业失败三次,欠了一屁股债,结果第四次尝试时意外撞上了市场风口,不仅还清债务,还成了行业新秀。这算不算现实版的“否极泰回”?
为什么人们总在低谷时想起这个成语?试想你在暴风雨中走了十公里,突然看到远处有间亮着灯的木屋,那种希望感是不是特别真实?“否极泰回”的核心魅力,就在于它用四个字讲透了事物发展的动态规律——就像弹簧压到最底端时,必然会产生向上的反弹力。
有个真实案例:小林去年同时遭遇裁员和重病,每天靠抗抑郁药撑着。但正是这段经历让她开始系统学习营养学,现在不仅身体康复,还转型成了健康博主。逆境有时候就像个严厉的老师,逼着我们解锁新技能。这或许就是“否极泰回”的现代演绎——低谷期的积累,终将成为攀爬新高峰的阶梯。
有人会问:难道只要等着就能自动触底反弹?我的观察是,这个成语强调的“泰回”其实有前提条件。就像种子破土需要积蓄能量,人在困境中也需要主动调整。记得前年社区里那个破产的面包店吗?老板把店面改成烘焙教室,现在每月开课预约排到三个月后。转变思维,往往比硬扛更重要。
说到这儿,想起邻居王阿姨的故事。她中年丧偶后沉迷麻将,直到有天发现女儿在日记里写“妈妈不要我了”,这才幡然醒悟。现在带着社区老人练广场舞,整个人容光焕发。你看,就连情感创伤都能成为改变的契机,关键是要在至暗时刻保持感知美好的能力。
可能有人觉得“否极泰回”带着点宿命论色彩。我倒觉得它更像人生GPS的语音提示——“前方急转弯,请做好准备”。毕竟连股票K线都讲究回调蓄力,生活又怎能永远单边下跌?保持希望不是盲目乐观,而是相信每个当下都孕育着新的可能性。
下次当你觉得“倒霉透顶”时,不妨试试这个思路:把眼前的困局想象成游乐场的激流勇进项目。虽然现在浑身湿透很狼狈,但只要皮划艇还在往前漂,转角处没准就有阳光等着晒干你的衣裳。生活的戏剧性,往往比剧本更懂怎么制造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