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ǐ jí ér tài
成语解释:否、泰:64卦中的两个卦名。指坏的到了尽头就要好起来
成语出处:《宋史·韩令坤等传论赞》:“虽太祖善御,诸臣知机,要亦否极而泰之象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用于时运
繁体字形:否極而泰
英文翻译:No extreme and peaceful
否:[fǒu]1.不是这样,表示不同意。2.否定:否决。否认。3.“是否”“可否”等表示“是不是”“可不可”等意思。[pǐ]1.坏;恶:否极泰来。2.批评人家的坏处:臧否人物(评论人的好坏)。
极:1.顶点;尽头:登峰造极。无所不用其极。2.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南极。北极。阴极。阳极。3.尽;达到顶点: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极一时之盛。4.最终的;最高的:极度。极端。极量。5.“极”也可做补语,但前头不能用“得”,后面一般带“了”,如“忙极了”。6.姓。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泰:1.平安;安宁:泰然。国泰民安。2.极;最:泰西。3.太;过甚:简略泰甚。富贵泰盛。4.姓。
“否极而泰”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说白了就是“坏到极点,好事就来了”。比如,你连着一个月加班,累到快崩溃,结果突然被老板提拔成主管——这时候就能用“否极而泰”来形容。这成语像是一剂心理安慰药,提醒人:别轻易放弃,最黑的夜之后可能就是黎明。
举个真实例子:朋友小李创业失败三次,欠了一屁股债。最惨的时候,他白天跑外卖,晚上写代码接私活。结果某天,他随手做的短视频突然爆火,粉丝涨到几十万,广告商蜂拥而至。他自己都懵了:“怎么倒霉到头反而转运了?”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否极而泰”。
有人问:为什么坏事不能一直坏下去?其实这和自然规律有关。就像弹簧压到极限会反弹,人的运气也有“触底反弹”的特点。但要注意的是,光靠“等”是不行的——小李要是中途放弃跑路,哪能等到机会?所以“否极而泰”背后藏着个潜台词:你得先扛住否,才能迎来泰。
职场里这种案例更多。比如同事小王被调到边缘部门,天天干杂活。结果他趁机摸清了公司所有流程,后来公司改革,他反而成了跨部门协作的核心人物。这种“逆袭”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低谷期的积累突然被激活了。
个人观点插播:很多人把“否极泰来”当成被动等待的借口,其实大错特错。我更喜欢把它理解成“主动创造转折点”。就像打游戏,血槽快空了反而能触发暴击技能——但前提是你得坚持操作,不能躺平挂机。
再举个历史案例。明朝永乐年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前期被朝廷军打得节节败退。最艰难时,他的军队只剩下一座城。但恰恰是这种绝境,逼出了“装疯卖傻麻痹敌人”“雪夜奇袭”这些神操作,最终逆风翻盘当上皇帝。历史告诉我们:绝处逢生的剧情,往往需要点“人为催化”。
下次遇到糟心事,不妨试试这个思考框架:现在是不是“否”的极限?如果是,说明转机快到了;如果还没到,那就再撑一会儿。就像跑马拉松,撞墙期熬过去,身体会分泌内啡肽让你突然轻松——生活里的难关,有时候也需要这点“生理反应式”的坚持。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人生中的“否极泰来”时刻,是因为纯运气,还是自己埋过伏笔?这个问题想明白了,下次低谷期或许会更从容。毕竟,真正的“泰”,往往藏在那些看似徒劳的努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