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uí
  • máo
  • shù
  • ji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uí máo shù jié

成语解释:比喻目光短浅,只注意微末细节。

成语出处:《明史·黄道周传》;“自古迄今,决无数米量薪,可成远大之猷;吹毛数睫,可奏三五之治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吹毛數睫

英文翻译:Blow your hair and count your eyelashes

吹毛数睫的意思

吹:1.合拢嘴唇用力出气:吹灯。吹一口气。2.吹气演奏:吹笛子。3.(风、气流等)流动;冲击:风吹雨打。吹风机。4.说大话;夸口:先别吹,做出成绩来再说。他胡吹一通,你还真信。5.吹捧:又吹又拍。6.(事情、交情)破裂;不成功:婚事告吹。这个月的计划又吹了。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数:[shù]1.数目:次数。数额。2.几;几个:数次。数日。3.天数;命运:气数。在数难逃。4.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由于生产实践对计数和测量的需要,首先产生了自然数(正整数),后又逐渐产生了分数、零、无理数、负数、虚数等。5.一种语法范畴。表示名词、代词所指事物的数量。6.指数学:数理化。[shǔ]1.点算:数数(shù)。数不清。2.比较起来最突出:数得上。数一数二。3.责备;列举错误:数说。数落。[shuò]屡次:频数。

睫:睫毛,眼睑边缘的细毛:目不交睫。

成语评论

吹毛数睫”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其实和“吹毛求疵”有类似的意思,都是形容过分挑剔细节的行为。比如同事小王总爱在会议中打断别人:“你这页PPT的字体大小不一致,行距也不够美观。”这时候组长可能会笑着说:“咱们先讨论核心方案,细节问题可以会后‘吹毛数睫’。”

为什么有人会“吹毛数睫”?这可能源于对完美的追求,或是希望展现自己的细致。比如新手妈妈反复检查婴儿床的每一个螺丝,生怕有安全隐患——这种场景下的“吹毛数睫”反而体现的是责任感。但如果是校对员坚持让作家把“的地得”全部用对,这就成了职业要求,无关对错。

有个有趣的现象:互联网时代让“吹毛数睫”变得更常见。网友会在明星的道歉信里挑语病,在科普视频里找数据误差。去年某品牌发布新品时,海报上0.02毫米的logo偏移竟引发热议。这让我想到:当信息足够透明时,大众的审视眼光自然会升级,但关键是要分清楚“严谨”和“苛责”的界限。

试着用这个成语造个生活化的句子:“装修师傅看着业主列出的20条验收标准直摇头:‘您这哪是验房,简直是吹毛数睫’。”这样的用法既点明了对方要求过高,又带着点调侃的意味,比直接说“你太挑剔”更生动。

我个人觉得,适度“吹毛数睫”其实是进步的推动力。就像程序员反复优化代码的缩进格式,厨师精心调整摆盘角度,这些细节的打磨能让结果更出色。只是需要警惕变成“为挑而挑”——就像拿着显微镜找彩虹,反而错过了整片天空的美。

下次遇到特别较真的人,不妨先想想:他的挑剔是否有建设性?如果是医生手术前反复确认器械数量,这种“吹毛数睫”值得敬佩;但若是朋友非要纠正你方言里的儿化音发音,或许可以笑着回一句:“要不咱们先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