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uí
  • máo
  • g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uí máo xǐ gòu

成语解释:吹开皮上的毛而洗去所藏的污垢。比喻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

成语出处:《北齐书·酷吏传·宋游道》:“游道禀性遒悍,是非肆口,吹毛洗垢,疮疵人物。”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指故意挑剔

繁体字形:吹毛洗垢

英文翻译:Blowing hair and cleaning dirt

吹毛洗垢的意思

吹:1.合拢嘴唇用力出气:吹灯。吹一口气。2.吹气演奏:吹笛子。3.(风、气流等)流动;冲击:风吹雨打。吹风机。4.说大话;夸口:先别吹,做出成绩来再说。他胡吹一通,你还真信。5.吹捧:又吹又拍。6.(事情、交情)破裂;不成功:婚事告吹。这个月的计划又吹了。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洗:[xǐ]1.用水或汽油等去掉物体上的泥污:洗衣服。洗零件。2.清除:清洗。3.像用水洗净一样抢光或杀光:洗劫。洗城。4.印相的显影、定影:洗相片儿。5.把磁带上的录音、录像去掉。[xiǎn]姓。

垢:1.污秽;肮脏:蓬头垢面。2.脏东西:油垢。牙垢。泥垢。3.耻辱:含垢忍辱。

成语评论

哎,大伙儿有没有遇到过那种特别较真的人?比如你写个报告交上去,对方非揪着标点符号说“这里用逗号还是分号更合适”。这种时候啊,用“吹毛洗垢”来形容简直再贴切不过了!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王给客户设计了个LOGO,客户看了十遍后说:“蓝色饱和度调低0.5%会不会更好?右下角阴影角度偏了2度吧?”你瞅瞅,这已经不是精益求精,根本是在显微镜下找茬嘛! 这时候同事就会嘀咕:“这位甲方爸爸又在吹毛洗垢了。”

等等,为啥要用这个成语呢?

其实啊,这个成语就像拿着放大镜找头发丝儿上的灰尘,明明无关紧要的细节非要弄个明明白白。就像我妈总说我衣服领子没翻好,其实根本不影响出门买菜,但她就是要较这个真儿。这种时候用“吹毛洗垢”可比说“鸡蛋里挑骨头”更有文化味儿不是?

不过话又说回来,吹毛洗垢这事儿真的完全不好吗? 我倒是觉得得分场合。比如搞科研的师兄做实验数据,那确实得吹毛洗垢才能保证结果准确。但要是吃火锅时计较香菜叶切得不够细,那可真是吃饱了撑的!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做人做事啊,得在较真和随和之间找平衡。就像我师父老说的:“该讲究时讲究,该将就时将就。”毕竟谁都不喜欢被当显微镜下的标本盯着看,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