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āi rú mù jī
成语解释:见“呆若木鸡”。
成语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补语;指呆板
繁体字形:獃如木鶏
英文翻译:dumbstruck
呆:1.傻;愚蠢:痴呆。2.不灵活;死板:呆头呆脑。两眼发呆。3.同“待(dāi)”。注:呆4.旧读ái,此义又作“騃”。故《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騃”作为“呆(ái)”的异体字处理。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呆”统读dāi,而“騃”并无dāi音,故不将“騃”作为“呆(dāi)”的异体字。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鸡: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哎哟,你瞅瞅这成语“呆如木鸡”,乍一听是不是觉得在骂人反应慢?其实啊,这里头藏着大智慧!咱们先来看个例句:公司开会时,老张明明知道方案有问题,却全程呆如木鸡一声不吭,结果项目黄了才后悔莫及。这时候问题就来了——这成语到底是要夸人淡定还是贬人迟钝?
咱得先扒拉扒拉老祖宗的故事。《庄子》里头说训练斗鸡,最终境界就是让鸡“望之似木鸡”,别的鸡看见直接吓跑。这说明啥?真正的强者不需要张牙舞爪,往那儿一站就自带气场!就像现在有些学霸,考前看着悠哉游哉,考试时唰唰唰写完卷子,你说这叫呆吗?这叫胸有成竹!
不过话说回来,这成语用起来可得看场合。比方说同事跟你讨论工作,你要是总呆如木鸡不接茬,那可真要挨领导批了。但要是遇到键盘侠在网上抬杠,你保持木鸡状态不搭理,反而显得有修养。所以关键得看是不是该出手时才装呆,不该出手时真别犯傻!
我自个儿觉着吧,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好多人反而需要点“呆如木鸡”的功夫。你看地铁上那些刷短视频停不下来的人,要是能像木鸡一样定住心神读本书,那不得进步飞快?说白了,这成语教咱的是:该专注时就要心无旁骛,该行动时也别光杵着当摆设!
最后给大伙提个醒,用这成语千万别一根筋。就像上周我表弟面试,考官问职业规划,他紧张得呆如木鸡,结果自然凉凉。所以说啊,木头鸡的淡定和真傻愣之间,差的就是临场应变那灵光一闪!记住了没?下回用这个成语可得像吃火锅配调料——看菜下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