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ú
  • z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ū niú zuò mǎ

成语解释:见“呼牛呼马”。

成语出处:《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毁誉由人,悉听自然

繁体字形:嘑牛作馬

英文翻译:disregard hostile opinion

呼牛作马的意思

呼:1.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跟“吸”相对):呼吸。呼出一口气。2.大声喊:呼声。欢呼。呼口号。大声疾呼。3.叫;叫人来:直呼其名。一呼百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4.姓。5.形容风声等:北风呼呼地吹。

牛: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牛脾气。牛哄哄。他的样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顿的简称。

作:[zuò]1.劳动;劳作:精耕细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枪声大作。3.写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装:作态。装模作样。5.当作;作为:过期作废。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自作自受。7.同“”。[zuō]作坊:小器作。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成语评论

呼牛作马”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怪,到底啥意思呢?举个实际例子:老张创业失败后,老板让他去仓库搬货。同事们私下嘀咕:“以前是部门经理,现在成了搬运工,真是呼牛作马啊。”这里的“牛”和“马”都不是字面意思,而是比喻根据现实需要随时调整对人的定位。

这个成语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其实它揭示了中国文化中“名实之辩”的智慧。就像小时候家里来客人,我妈会突然喊我“小画家快来倒茶”,明明我只会画火柴人。这种根据场合改变称呼的做法,本质上是对现实需求的灵活应对。

在职场中,这种现象更常见。我的前同事王姐原本是文案策划,公司转型做直播后,她硬是被安排当出镜主播。刚开始她特抗拒:“我又不是学播音的!”可三个月后,她的直播间居然冲上平台前十。这让我想到:有时候被“乱点鸳鸯谱”不一定是坏事,关键看自己怎么转化角色。

有人可能会问:随便给人贴标签不会造成混乱吗?这里有个度要把握。就像邻居李叔总爱把儿子叫“小天才”,结果孩子真考上了清华。但若把清洁工硬说成“环保工程师”,反而显得虚伪。我观察发现,正向的“呼牛作马”应该像弹簧——既有顺应环境的弹性,也要保持自我认知的刚性。

现代社会讲究多元发展,这个成语的启示挺有意思。它不像“指鹿为马”带着权谋色彩,更多展现的是东方特有的变通智慧。就像手机软件总要更新版本,人的社会角色也需要适时调整。下次遇到身份转换时,不妨想想:或许这正是展现“十八般武艺”的好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