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ìng jiǎn shí guāi
成语解释:命运不济,遭遇坎坷
成语出处:明 沈采《千金记 遇仙》:“只恐命蹇时乖,且自存心守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命运不济
繁体字形:命蹇時乖
英文翻译:the time and fates are against someone
命:1.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2.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命。命相(xiàng)。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给予(名称等):命名。命题。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
蹇:1.跛足:蹇驴。2.迟钝;不顺利:蹇涩。蹇滞。3.指驽马。也指驴。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乖:1.(小孩儿)不闹;听话:小宝很乖,阿姨都喜欢他。2.伶俐;机警:这孩子嘴乖。上了一次当,他也学得乖多了。3.违反;背离:乖违。有乖人情。4.(性情、行为)不正常:乖戾。乖谬。
“命蹇时乖”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运气不好,干啥都不顺”。比如有人可能想问:“这词儿到底能用在什么场景?”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创业三次,每次不是遇到政策变动就是合伙人跑路,朋友安慰他:“你这真是命蹇时乖,但别灰心,下回准能成!”
这时候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人要创造这种“丧气”的成语?其实换个角度看,这类成语恰恰反映了人类对逆境的普遍认知。就像现代人遇到倒霉事会自嘲“水逆”一样,古人用四个字就精准描述了命运无常的状态。比如王大爷在菜市场挑西瓜,刚切开发现是个生的,摊主却收摊跑了,他苦笑着摇头:“命蹇时乖啊!”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种成语会不会让人更消极?”我倒觉得关键在于使用场景。同事小刘考研失败时,前辈用这个词劝他:“命蹇时乖是暂时的,明年调整策略再战。”这反而传递了“困难会过去”的乐观信号,就像暴雨天出门忘带伞,虽然狼狈,但总会有晴天。
再想想历史上的真实案例。苏轼被贬黄州时,看似遭遇了最典型的命蹇时乖,却在这里写出了《赤壁赋》。这提醒我们:成语描述的是客观处境,但主观态度决定最终走向。就像玩游戏遇到系统BUG卡关,有人气得摔手柄,有人却发现了隐藏通道。
最后分享个观察:现代人用“命蹇时乖”的频率其实在降低,取而代之的是“逆风局”“非酋”这些网络用语。不过这个成语自带的文雅气质,用在合适场合反而能产生奇妙效果。比如在年终总结里写“虽遇命蹇时乖,幸得团队勠力同心”,是不是比直说“今年特别倒霉”更有文化底蕴?
下次遇到不顺心的事,不妨把这个成语当作缓冲带。它既承认了客观困难的存在,又为后续转折留出空间——毕竟成语本身不带宿命论色彩,就像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但没说你不能带伞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