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uō duō shū kōng
成语解释:《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后以“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成语出处:《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情态
繁体字形:咄咄書空
英文翻译:Aggressive and bookish
咄:1.呵斥:厉声咄之。2.表示惊异。
咄:1.呵斥:厉声咄之。2.表示惊异。
书:1.写字;记录;书写:书法。大书特书。振笔直书。2.字体:楷书。隶书。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书。一部书。一套书。丛书。新书。古书。书店。4.书信:家书。书札。5.文件:证书。保证书。说明书。挑战书。白皮书。6.姓。
空:[kōng]1.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2.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3.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军。空气。空投。空运。[kòng]1.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空出一间房来。2.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额。空房。空缺。3.亏欠:亏空。[kǒng]古同“孔”,洞。
哎哟,说到“咄咄书空”这个成语啊,不少人可能第一反应是“啥意思?”(你懂的,咱们平时用成语的频率确实不高)其实它最早出自《世说新语》,原意是人在失意时用手指在空中划字,现在更多用来形容对现实不满却只能空谈抱怨的状态。举个例子:老张天天在茶水间吐槽公司制度不合理,但真要他提改进方案时,他却只会对着空气比划两下——这不就是典型的“咄咄书空”嘛!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那这和普通的发牢骚有啥区别?”(好问题!)关键就在于“书空”这个动作啊!想象下有人边叹气边用手指在空中划来划去,既想表达不满,又觉得说了也没用,这种纠结劲儿可太传神了。就像我表姐总抱怨孩子作业多,但真要找老师沟通时,她又摆摆手说“算了算了”,这不就是现代版的书空行为嘛。
不过话说回来,为啥大家容易掉进这个坑呢?(挠头)依我看呐,有时候人就是需要个情绪出口。比如前阵子我们部门项目黄了,小王整天在工位上念叨“要是当初听我的就好了”,可实际上他连项目报告都没写过。这时候组长说了句大实话:“光在桌上敲键盘有啥用?咱们得把建议落实成文档啊!”你瞧,这句提醒直接戳破了“咄咄书空”的泡泡。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菜市场李大妈总抱怨菜价涨得快,但你要问她有没有试过和摊主讲价,她准会撇撇嘴:“跟那些人说破嘴皮子也没用!”(摊手)这种既想改变现状又不愿行动的状态,可不就是成语活生生的写照嘛。不过我倒觉得,与其在空中比划,不如先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记账比对价格,或者参加社区团购,总比干瞪眼强不是?
最后给各位提个醒哈,下次遇到不顺心的事,不妨先问问自己:“我现在是在找解决方案,还是在玩空气书法?”(笑)毕竟咱们的老祖宗留下这个成语,可不是为了让咱们光练手指功夫的。就像我常跟实习生说的,抱怨要带解决方案,吐槽要配行动方案,这样既解了闷儿,说不定还能真解决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