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uō duō bī rén
成语解释: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成语出处: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气势汹汹的样子
繁体字形:咄咄偪人
英文翻译:overbearing
咄:1.呵斥:厉声咄之。2.表示惊异。
咄:1.呵斥:厉声咄之。2.表示惊异。
逼:1.强迫;威胁:逼迫。咄咄逼人。2.强行索取:逼债。逼供。3.十分接近;靠近:逼真。直逼城下。4.狭窄:逼仄。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说到“咄咄逼人”这个词,你可能会想到那种说话带刺、气势压人的场景。举个例子哈,比如同事会上有人突然指着你的报告说:“这数据根本没法用,你连基础分析都没做吧?”——这种直接否定对方努力、还带着质问的语气,可不就是典型的“咄咄逼人”嘛!但问题来了:咄咄逼人到底是性格问题,还是沟通技巧的锅?
咱们再换个角度想。比如你妈催婚时说:“都三十了还不找对象,你是打算让我进棺材前抱不上孙子?”这话虽然难听,但背后其实是焦虑和关心。这时候问题又变了:咄咄逼人的表达方式,会不会反而模糊了原本想传递的情感?
举个历史典故的例子更带劲。三国里诸葛亮骂死王朗的名场面,那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简直是教科书级的咄咄逼人。但有意思的是,这种攻击性语言在特定场合反而成了谋略工具。所以核心矛盾点出现了:咄咄逼人到底是缺点还是武器?得看使用场景和动机。
我个人觉着啊,现代职场里偶尔带点“合理强势”反而能提高效率。比如项目进度拖延时,来句“这个方案今天必须定稿,否则整个团队都得跟着熬夜”,这种带点压迫感的催促,总比温吞水式的沟通更能推动事情进展。不过得把握火候,别真把同事逼急眼了。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你朋友总用咄咄逼人的方式提建议,是该直接怼回去,还是换个方式引导ta?试试下次听到刺耳的话时,先接一句“我明白你很着急,咱们慢慢捋”——说不定火药味瞬间就降下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