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ěng
  • nán
  • m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ěng yē nán míng

成语解释:哽:声气阻塞;噎:嗓子被食物堵塞。形容悲痛气塞,哭不出声或说不出话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4回:“巧姐听了,不敢回言,只气得哽噎难鸣的哭起来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指人很悲痛

繁体字形:哽噎難鳴

英文翻译:Choking is hard to cry

哽噎难鸣的意思

哽:1.食物堵塞喉咙不能下咽:慢点吃,别哽着。2.因感情激动等原因喉咙阻塞发不出声音:哽咽。他心里一酸,喉咙哽得说不出话来。

噎:1.食物堵住食管:因噎废食。吃得太快,噎着了。2.因为迎风、烟呛等而呼吸困难。3.说话顶撞人或使人受窘没法接着说下去:他一句话就把人家给噎回去了。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

鸣: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4.姓。

成语评论

说到“哽噎难鸣”,你会想到什么场景?是喉咙被东西卡住说不出话,还是情绪激动到无法表达?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确实是形容人因生理或心理原因导致发声困难的状态。但它的实际用法远不止如此。

举个例子:老张在儿子的婚礼上致辞,讲到一半突然停住了。他看着台下白发苍苍的老伴,想起年轻时一起打拼的日子,顿时哽噎难鸣,只能用手帕不停擦眼泪。这里既包含情绪的冲击,也暗含着岁月沉淀的复杂情感。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情况和单纯的“说不出话”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难鸣”二字传递的挣扎感——不是完全失声,而是话到嘴边却像被无形的手扼住,带着强烈的心理对抗意味。就像喉咙里卡着滚烫的煤块,既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

现代生活中,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比如职场新人小美,在部门会议上被主管当众批评方案漏洞百出。她明明准备了三天三夜,此刻却哽噎难鸣,所有辩解都堵在胸口,最后只能红着眼眶坐下。这种时刻的沉默,往往比争辩更有力量。

从个人经验来看,这种语言系统的暂时失灵,恰恰是人最真实的反应状态。当我们遇到超出认知范围的事件,或是触及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时,大脑的语言中枢会像突然断电的灯泡。不必为此懊恼,这恰好证明我们保持着对世界的敏锐感知。

下次遇到类似状况,不妨把这种“卡壳”看作情感的水位标尺。它提醒我们:有些情绪需要时间沉淀,有些话语值得等待合适的表达时机。就像春蚕吐丝,未成茧时的停顿,恰恰是为了酝酿更完整的诉说。

"哽噎难鸣"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