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ěng yē nán yán
成语解释:哽:声气阻塞;噎:嗓子被食物堵塞。形容悲痛气塞,哭不出声或说不出话的样子
成语出处:冰心《斯人独憔悴》:“颖石说到这里,已经哭得哽噎难言。”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指人很悲痛
繁体字形:哽噎難言
英文翻译:Choking
哽:1.食物堵塞喉咙不能下咽:慢点吃,别哽着。2.因感情激动等原因喉咙阻塞发不出声音:哽咽。他心里一酸,喉咙哽得说不出话来。
噎:1.食物堵住食管:因噎废食。吃得太快,噎着了。2.因为迎风、烟呛等而呼吸困难。3.说话顶撞人或使人受窘没法接着说下去:他一句话就把人家给噎回去了。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傩”。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提到“哽噎难言”,很多人会联想到情绪激动时说不出话的场景。比如,一位职场新人第一次上台汇报,明明准备充分,但面对台下目光时,喉咙突然像被棉花堵住,只能挤出几个断断续续的词。这时候的“哽噎难言”,往往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心理压力让身体暂时“罢工”。
为什么人们会在关键时刻突然失语?其实,这和大脑的应激反应有关。当人处于紧张或高压环境,交感神经会启动“战斗或逃跑”模式,血液更多流向四肢而非语言中枢,导致说话卡壳。就像运动员冲刺前会深呼吸调整状态,表达前的心理建设同样重要。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父亲在女儿婚礼上致辞,明明有千言万语想说,却攥着讲稿红了眼眶;又像久别重逢的老友,想说的故事太多,反而不知从何说起。这种“欲语还休”的状态,恰恰透露出言语无法承载的厚重情感。
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个人认为,与其强迫自己流畅表达,不如接纳暂时的停顿。就像音乐会中的休止符,沉默本身也能传递信息。试着用肢体语言辅助沟通——一个肯定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往往比完美的措辞更能拉近距离。
现代社会强调高效沟通,但人类的情绪表达本就不是精密仪器。偶尔的“哽噎难言”,反而提醒我们关注语言之外的情感流动。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给自己多点耐心,毕竟真诚的磕绊,有时比流利的套话更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