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àng
  • shā
  • z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àng shā zuò mǐ

成语解释:比喻以假乱真或以劣为优。

成语出处: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宾白》:“予所谓多,谓不可删逸之多,非唱沙作米、强凫变鹤之多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唱沙作米

英文翻译:Singing in the sand

唱沙作米的意思

唱:1.口中发出(乐音);依照乐律发出声音:独唱。合唱。演唱。唱京戏。唱一支歌。2.大声叫:唱名。鸡唱三遍。3.歌曲;唱词:地方小唱。《穆柯寨》这出戏里,杨宗保的唱儿不多。4.姓。

沙:[shā]1.细小的石粒:风沙。防沙林。飞沙走石。2.像沙的东西:豆沙。3.姓。4.(嗓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沙音。5.沙皇:沙俄。[shà]摇动,使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把米里的沙子沙一沙。

作:[zuò]1.劳动;劳作:精耕细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枪声大作。3.写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装:作态。装模作样。5.当作;作为:过期作废。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自作自受。7.同“”。[zuō]作坊:小器作。

米:1.谷类或其他植物去了皮或壳的种子。特指稻米:小米。花生米。米饭。2.长度单位。1米等于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成语评论

哎,说到“唱沙作米”这个成语,咱先别急着背词典解释,直接上例子!比如老张在菜市场卖水果,明明苹果蔫了,他非扯着嗓子喊:“这苹果甜得像蜜,不甜不要钱!”结果顾客一尝,酸得直皱眉——这不就是典型的“唱沙作米”吗?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实际却货不对板。

这时候有人可能问了:“这成语到底想说啥?是单纯骗人吗?”嘿,问到点子上了!其实它更像在说“用力用错方向”。就像有人熬夜背单词,结果光抄写不思考,第二天全忘光。你说他没努力吧,确实花了时间;但你说有效果吧,又像拿沙子冒充大米,看着像回事,实际煮不熟饭。

再举个新鲜例子。比如公司开会,小王为了表现自己,把PPT做得贼炫酷,数据图表闪得人眼花。可老板一问具体方案,他支支吾吾说“还在优化”。您瞧,这就是现代职场版的“唱沙作米”——表面功夫做到满分,内核却空空如也。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现象还真不少见,您说是吧?

有人可能会杠:“那包装不重要吗?”当然重要!但关键得看包装里头装的是啥。就像咱老家腌酸菜,陶罐再好看,里头菜烂了照样白搭。个人觉得啊,这个成语其实在提醒咱们:别把聪明劲儿用错地方,踏实做事才是硬道理。老话说得好:“真金不怕火炼”,沙子可经不住煮啊!

最后唠点实在的。下次遇到那种“雷声大雨点小”的事儿,您不妨多留个心眼。比如朋友吹嘘新项目多赚钱,结果一问细节就转移话题——哎呦喂,这味儿是不是有点“唱沙作米”的意思了?记住咯,越是说得天花乱坠,越得看看碗里盛的到底是米还是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