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àn
  • jià
  • ér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àn jià ér gū

成语解释: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成语出处:《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怀才不遇的人

繁体字形:善賈而沽

英文翻译:sell at a good profit -- to wait for an opportunity and sell at a high price

善贾而沽的意思

善:1.善良;慈善(跟“恶”相对):善举。善事。心怀不善。2.善行;善事(跟“恶”相对):行善。劝善规过。3.良好:善策。善本。4.友好;和好:友善。相善。亲善。5.熟悉:面善。6.办好;弄好:善后。善始善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擅长;长于:善战。多谋善断。8.好好地:善自保重。善为说辞。9.容易;易于:善变。善忘。10.姓。

贾:[jiǎ]1.姓。2.古又同“价(jià)”。[gǔ]1.旧指商人:行商坐贾。2.做买卖。又单指买或卖、付出:多财善贾。贾马(买马)。余勇可贾。3.招引:贾祸。贾害。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沽:1.买:沽酒。2.卖:待价而沽。3.天津的别称。

成语评论

善贾而沽”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举个例子:小张在一家科技公司默默积累了五年经验,但他一直没急着跳槽,反而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技能。等到行业风口爆发时,他带着完整的项目经验和技术优势,顺利拿到了心仪的职位和薪资。这种“等待最佳时机出手”的状态,就是“善贾而沽”的生动体现。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就是教人“躺平等机会”吗?其实完全相反。成语中的“善贾”二字才是关键——就像商人需要先精心备货,我们也要先打磨自身价值。比如网红博主李姐,她在短视频平台蛰伏两年,每天坚持创作优质内容,直到某个热点事件出现时,她凭借前期积累的专业解读瞬间涨粉百万。没有前期的“善贾”,再好的“沽”也难成功。

现代职场中有个有趣现象:有些年轻人频繁跳槽追求高薪,结果简历越跳越花;而真正聪明的职场人懂得像“善贾而沽”中的商人那样,先把业务能力练成“硬通货”。我认识的一位程序员朋友,在人工智能爆发前三年就开始研究深度学习,现在已经成为猎头争抢的对象。这种战略性的等待,比盲目行动更有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善贾而沽”不是被动等待。它更像是农民种庄稼——既要选对播种时节,又要持续施肥除草。就像当下很多传统行业从业者,他们一边坚守本业积累资源,同时学习数字化转型知识,等到行业升级时就能抓住机遇。这种动态平衡的智慧,正是这个成语给现代人的重要启示。

观察身边那些真正实现突破的人,往往都暗合“善贾而沽”的规律。他们不会在能力不足时强求出头,也不会在机会来临时措手不及。就像春天的竹笋,在土里默默积蓄三年能量,等到雨季来临便能一夜破土。这种生存哲学,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尤其值得品味。

善贾而沽的造句

  1. 造句 他还在善贾而沽呢,迟迟不肯签约。
  2. 造句 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3. 造句 “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4. 造句 “有美玉于斯,温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5. 造句 子贡还问孔子现在有一块美玉,是装在盒子里藏起来,还是“求善贾而沽诸”?孔子的回答是“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