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ào
  • z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ē yá liào zuǐ

成语解释:多嘴多舌。

成语出处: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我这里道姓呼名,他那里嗑牙料嘴。”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多嘴多舌

繁体字形:嗑牙料嘴

英文翻译:A gnarled tongue

嗑牙料嘴的意思

嗑:[kè]用上下门牙咬有壳的或硬的东西:嗑瓜子儿。老鼠把箱子嗑破了。[kē]话,有时特指现成的话:唠嗑。他的嘴老不闲着,嗑真多。

牙:1.人和高等动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称牙齿,也叫齿。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状像牙齿的东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料:1.照看;管理:照料。料理。2.材料;原料:木料。燃料。布料。加料。备料。资料。他就是这么块料。3.喂牲口用的谷物:草料。料豆儿。多给牲口加点料。4.用于中医配制丸药,处方规定剂量的全份为一料:配一料药。5.过去计算木材的单位,两端截面是一平方尺,长足七尺的木材叫一料。

嘴:1.口的通称:张嘴。闭嘴。2.(嘴儿)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瓶嘴儿。茶壶嘴儿。烟嘴儿。3.指说的话:嘴甜。别多嘴。

成语评论

提到“嗑牙料嘴”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词形容的是闲聊时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打趣的状态,就像嗑瓜子一样轻松随意。比如朋友聚会时,大家边喝茶边开玩笑:“你这件衣服颜色真扎眼,是不是想当全场焦点啊?”对方回怼:“总比你天天穿黑白灰强吧!”这种你来我往的对话,就是典型的“嗑牙料嘴”。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闲扯有意义吗?我觉得,恰恰是这种看似无用的对话,最能拉近人际关系。比如同事午休时聊起最近的电视剧,你吐槽剧情漏洞,他分析角色逻辑,虽然没讨论正经事,但不知不觉间就形成了默契。就像拼乐高积木,零散的对话片段最终拼出情感联结的桥梁。

生活中如何用好这个成语呢?举个例子,社区里两位大爷下象棋时总爱互损:“你这步棋走得比我老伴熬的粥还糊”“你上周输给我的那局忘啦?”旁人听着觉得有趣,其实这就是“嗑牙料嘴”的生动写照。这种带点调侃的交流方式,既能活跃气氛,又不会让人感到冒犯。

有人担心这种闲聊会浪费时间,但换个角度看,它其实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去年公司团建时,原本拘谨的新同事因为聊起共同喜欢的电影,瞬间打开了话匣子。当对话像嗑瓜子般自然流动时,反而更容易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嗑牙料嘴"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