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ān rèn bù bá
成语解释: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堅韌不拔
英文翻译:firm and indomitable
坚:1.硬;坚固:坚冰。坚城。坚不可破。坚如磐石。2.坚固的东西或阵地:攻坚。披坚执锐。无坚不摧。3.坚定;坚决:坚信。坚守阵地。4.姓。
韧:受外力作用时,虽然变形而不易折断;柔软而结实(跟“脆”相对):坚韧。柔韧。韧度。韧性。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拔:1.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剑。拔刺。拔了一颗牙。拔了祸根。2.吸出(毒气等):拔毒。拔火。拔罐子。3.挑选(多指人才):选拔。4.向高提:拔嗓子。5.超出;高出:海拔。出类拔萃。6.夺取;攻克(据点、城池等):连拔敌军三个据点。7.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8.姓。
“坚韧不拔”这个词,听上去像是一块硬邦邦的石头,但它的内涵其实更像一根竹子的生长过程——看似柔软,却能顶开压在头顶的巨石。比如有人问:“为什么有些人遇到困难总是不放弃?”答案或许就在这个词里。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老张经营一家小餐馆,疫情期间客流量断崖式下跌,但他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备菜、研究外卖菜单,甚至借钱给员工发工资。有人劝他关门止损,他却说:“再难也要撑下去,这店是街坊邻居的第二个家。”老张的坚持不仅保住了生意,还让餐馆成了社区互助的联络点。这就是坚韧不拔——不是盲目硬扛,而是在困境中主动寻找突破口。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和‘固执’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方向感。一位马拉松跑者在比赛中崴脚后选择退赛,看似放弃了,实则把目标调整为“三个月后重返赛场”。真正的坚韧不拔需要像GPS一样,当一条路走不通时,重新规划路线而非停在原地。
我见过最动人的例子来自一位渐冻症患者。他无法说话、不能动弹,却用眼球追踪设备每天写三百字的散文。当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辛苦”时,他用文字回答:“只要手指还能动,就要抓住生活的方向盘。”这种状态下依然保持前进的姿态,或许才是坚韧不拔的最高境界。
当代年轻人常把“躺平”挂在嘴边,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说“躺平”的程序员可能私下在学新技术,吐槽“内卷”的毕业生仍在投递简历。这让我想到沙漠里的骆驼刺——表面枯黄萎缩,地下的根系却深达十几米。或许真正的坚韧不拔,早已融入了普通人日复一日的微小坚持中。
最后想分享一个观点:坚韧不拔不该被神话成苦行僧式的修行。就像手机充电需要插头接触良好,人的坚持也需要找到与现实的连接点。当你在坚持某件事时感受到“痛并快乐着”的微妙平衡,大概就是这个词最真实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