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āi wēng dé mǎ
成语解释: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成语出处:清·李渔《比目鱼·耳热》:“精神乏,安心要把驴儿跨,又谁知塞翁得马,塞翁得马。”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僿翁得馬
英文翻译:blessing in disguise
塞:[sāi]1.堵;填:塞住漏洞。箱子塞满了。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瓶塞儿。软木塞儿。[sè]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sài]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塞外。要塞。边塞。
翁:1.年老的男子;老头儿:渔翁。2.父亲。3.丈夫的父亲:翁姑(公公和婆婆)。4.妻子的父亲:翁婿(岳父和女婿)。5.姓。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塞翁得马”这个成语源自《淮南子》的故事,讲的是边塞老人丢了马却意外获得转机的情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以及它背后传递的生活智慧。
举个例子:老张年初被公司裁员,原本愁得整宿睡不着。没想到三个月后,他拿着补偿金创业做短视频,现在粉丝量比前同事工资涨得还快。这时候朋友安慰他:“这不就是塞翁得马吗?当时觉得天塌了,现在看反而是个机遇。”这里的核心问题就浮现了:为什么坏事可能变好事?其实关键在于时间维度——很多事情的利弊需要拉长时间线才能看清。
再举个学生版的例子:小王高考志愿滑档,没能去成心仪的985大学。在普通院校里他反而成了“鸡头”,不仅拿到全额奖学金,还跟着教授做了国家级科研项目。用老师的话说:“塞翁得马的故事告诉我们,暂时的挫折可能藏着更大的舞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如何判断事情的好坏?我的看法是,与其急着下结论,不如保持开放心态,给生活留点发酵的时间。
生活中最妙的例子可能是感情经历。小李和恋爱五年的女友分手,当时觉得人生无望。半年后在读书会上遇到现任妻子,两人现在经营着共同的民宿事业。用他丈母娘的话说:“你们年轻人总爱说什么逆袭,要我说这就是标准的塞翁得马。”这时候核心问题变成:怎样培养应对变故的能力?我的建议是像冲浪者那样,把每个浪头当作调整姿势的机会。
现代职场也有类似场景。市场部小周因为PPT配色太丑被客户退货,反而因此学会了专业设计软件,现在成了公司内部培训师。同事们开玩笑说:“你这属于被动点亮技能树的塞翁得马啊。”这里隐藏着职场生存法则:很多职业突破,其实始于那些让你尴尬的失误。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我们抱怨生活不如意时,能不能像塞翁那样,先别急着判断好坏?毕竟天气预报都可能失误,人生的阴晴圆缺谁说得准呢。保持三分好奇七分耐心,说不定转角处就有惊喜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