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é mǎ shé zú

成语解释:见“得马生灾”。

成语出处:典出《淮南子·人间训》。见“得马生灾”。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因福得祸

繁体字形:得馬摺足

英文翻译:To break one's feet

得马折足的意思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折:[shé]1.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树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亏损:折本儿。折耗。3.姓。[zhé]1.断;弄断:骨折。把树枝折断了。2.损失:损兵折将。3.弯;弯曲:曲折。百折不挠。4.回转;转变方向:转折。刚走出大门又折了回来。5.折服:心折。6.折合;抵换:折价。折账。折变。7.买卖货物时,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对折。打九折。8.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9.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形状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叠: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装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儿。[zhē]1.翻转:折跟头。2.倒(dào)过来倒过去:水太热,用两个碗折一折就凉了。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成语评论

提到"得马折足"这个成语,很多人会联想到"塞翁失马"的故事。但这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核心问题在于:得到意外之喜时,为什么反而可能遭遇损失?让我们通过具体场景来理解。

老张突然被提拔为部门经理,薪资翻倍。但三个月后他因压力过大住院治疗——这就像"得马折足"的现代版演绎。新职位带来的高强度工作如同那匹烈马,超出驾驭能力时,反而成为健康隐患。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并不少见,升迁反而导致身心失衡的例子比比皆是。

再比如网购节抢到限量半价商品,结果因快递爆仓导致包裹损坏。这时候的折扣优惠就像成语中的"马",而运输意外就是"折足"的具象化呈现。我们生活中遇到的这类得失相伴的情况,正是理解这个成语的关键切入点。

值得思考的是:获得与损失是否必然相伴?从个人观察来看,关键在于预判和平衡能力。就像骑术精湛的人能驯服烈马,当我们获得机遇时,提前评估自身承受力并做好预案,就能有效降低"折足"风险。比如获得大额奖金时,理财规划就相当于给马匹准备的缰绳。

现代社会的信息洪流中,"得马"的机会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只顾着策马狂奔,忘记检查鞍鞯是否牢固。保持清醒的得失认知,培养风险意识,或许能帮助我们在人生路上既不错失良机,又能稳步前行。毕竟,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拒绝机遇,而在于懂得如何与不确定性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