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uō duō yì shàn
成语解释: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分句;含褒义
繁体字形:多多益善
英文翻译:the more , the better
多:1.数量大(跟“少、寡”相对):多年。多种多样。多才多艺。多快好省。2.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对):这句话多了一个字。你的钱给多了,还你吧。3.过分的;不必要的:多心。多嘴。多疑。4.(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有零头:五十多岁。两丈多高。三年多。5.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多了。这样摆好看得多。6.姓。7.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这问题多不简单哪!8.指某种程度: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陡,他总是走在前面。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多:1.数量大(跟“少、寡”相对):多年。多种多样。多才多艺。多快好省。2.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对):这句话多了一个字。你的钱给多了,还你吧。3.过分的;不必要的:多心。多嘴。多疑。4.(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有零头:五十多岁。两丈多高。三年多。5.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多了。这样摆好看得多。6.姓。7.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这问题多不简单哪!8.指某种程度: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陡,他总是走在前面。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益:1.好处(跟“害”相对):利益。公益。权益。受益不浅。2.有益的(跟“害”相对):益友。益鸟。益虫。3.姓。4.增加:增益。延年益寿。5.更加:多多益善。精益求精。
善:1.善良;慈善(跟“恶”相对):善举。善事。心怀不善。2.善行;善事(跟“恶”相对):行善。劝善规过。3.良好:善策。善本。4.友好;和好:友善。相善。亲善。5.熟悉:面善。6.办好;弄好:善后。善始善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擅长;长于:善战。多谋善断。8.好好地:善自保重。善为说辞。9.容易;易于:善变。善忘。10.姓。
哎,说到“多多益善”这个成语啊,大伙儿肯定不陌生。比如老张开早餐店,街坊夸他包子馅料足,他总笑呵呵地说:“用料嘛,多多益善!”你品品,这句话既表达了“数量多总比少好”,还带点豪爽劲儿,听着就让人觉着实在。
不过问题来了——多多益善真的在任何场景都适用吗?举个反例你就明白了。小王为了准备考试,把市面上所有参考书都买回家,结果光整理书架就花了三天,压根没时间复习。这时候要是还念叨“多多益善”,可不就成了死脑筋嘛!所以说啊,关键得看具体情况,资源太多反而可能拖后腿。
要我说,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自带动态平衡的属性。就像吃火锅涮肉片,两盘不够吃,五盘吃不完,三五好友聚会时来四盘刚刚好。你看,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说白了就是个排列组合的学问。
咱们再换个角度琢磨——信息爆炸时代,多多益善还管用吗?我最近刷短视频就深有体会,每天接收的信息量比十年前一个月还多。这时候要是还照单全收,脑瓜子非得炸了不可。所以现在聪明人都学会了“选择性接收”,就像淘金似的,在信息洪流里筛出真正有用的干货。
有意思的是,老祖宗造这个成语时还藏着层哲学智慧。你想想看,农耕社会讲究“广种薄收”,多播种才能保收成,这跟现代人说的“量变引起质变”其实异曲同工。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讲究精准发力,种十亩地不如种一亩高产的,这中间的平衡点还真得好好琢磨。
说到底啊,用成语就像炒菜放盐,关键得掌握火候。下次遇到需要决断的情况,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事儿是缺斤少两呢,还是已经满得冒尖了?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保准你能把“多多益善”用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