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uō
  • nàn
  • xīng
  • b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uō nàn xīng bāng

成语解释: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指患难能使国家内部团结

繁体字形:多難興邦

英文翻译:challenges make a nation much stronger

多难兴邦的意思

多:1.数量大(跟“少、寡”相对):多年。多种多样。多才多艺。多快好省。2.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对):这句话多了一个字。你的钱给多了,还你吧。3.过分的;不必要的:多心。多嘴。多疑。4.(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有零头:五十多岁。两丈多高。三年多。5.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多了。这样摆好看得多。6.姓。7.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这问题多不简单哪!8.指某种程度: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陡,他总是走在前面。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

兴:[xīng]1.兴盛;流行:复兴。新兴。现在已经不兴这种式样了。2.使盛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3.开始;发动;创立:兴办。兴工。兴利除弊。百废俱兴。4.起;起来:晨兴(早晨起来)。夙兴夜寐。5.准许(多用于否定式):说话要有根据,不兴胡说。6.或许:明天他也兴来,也兴不来。7.姓。[xìng]兴致;兴趣:豪兴。助兴。败兴。雅兴。游兴。

邦:1.国:邦交。友邦。邻邦。2.姓。

成语评论

哎,你听说过“多难兴邦”这词儿不?说白了,就是国家经历大灾大难后反而能更强盛。举个栗子,咱想想2008年汶川地震那会儿,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救援、捐款、重建一气呵成,结果呢?基建标准提高了,应急体系也升级了,你说这算不算“难”里生“兴”?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为啥非得遭了罪才能进步啊?”嘿,这话问到点子上了!其实啊,灾难就像个放大镜,把平时没暴露的问题全给照出来。好比疫情初期口罩短缺那阵子,后来咱产业链咔咔一顿调整,现在不光是口罩,疫苗研发速度都冲上全球第一梯队了。

不过您可别误会,咱可不是说灾难越多越好。重点在于遇到事儿的时候,大伙儿能不能“支棱起来”。你看日本二战后那惨样儿,谁能想到后来能成经济大国?关键就在于他们抓住了重建机会,把技术革新和产业转型给玩明白了。

说到这儿我可得插句个人看法:其实“多难兴邦”背后藏着个隐形条件——得有个能凝聚人心的主心骨。不管是政府高效指挥,还是老百姓自觉配合,少了这份团结劲儿,再多的“难”也变不成“兴”。

那有人又嘀咕了:“现在太平年月,这成语是不是过时了?”您可别小瞧咯!气候变化、科技革命这些新挑战不也是“难”吗?就拿新能源转型来说,刚开始谁都喊烧钱费劲,可谁先突破技术瓶颈,谁就能在下一轮竞争中抢到C位。

说到底啊,“多难兴邦”就像打游戏闯关,每过一关就能解锁新技能。重要的是保持那股子“遇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儿。您瞅瞅,从古至今哪个文明不是在磕磕绊绊里成长起来的?关键得学会把每次跌倒都变成起跑的助力。

多难兴邦的造句

  1. 造句 看着满城的残阳,老人感叹道:这真是多难兴邦,哀兵必胜啊!
  2. 造句 只要全国上下一心,一定可以克服困难,古今中外多见多难兴邦的例子。
  3. 造句 虽然在国际上处处受到打压,但切记多难兴邦,这正是时代在考验我们。
  4. 造句 巴勒斯坦历经艰辛的建国过程,证明了多难兴邦的道理。
  5. 造句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处于困难时期,但多难兴邦,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克服了天灾人祸造成的困难。
  6. 造句 在我的心中,我们的祖国是多磨弥坚是多难兴邦。
  7. 造句 中国有句成语:多难兴邦。
  8. 造句 所谓"多难兴邦",现在局势动荡,我们应该更加团结一心,共度难关。
  9. 造句 运筹帷幄神州精神源远流长,多难兴邦特色制度永放光芒。与时俱进再创辉煌,畅想和谐气宇轩昂。建党90载,续华彩篇章,愿民富国昌!
  10. 造句 真金不怕火;多难兴邦,殷优启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