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ó
  • jiā
  • duō
  • n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ó jiā duō nàn

成语解释:难:灾难。国家多次遭到灾难。形容国家政局不稳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局势不稳

繁体字形:國家多難

英文翻译:How difficult is the country

国家多难的意思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多:1.数量大(跟“少、寡”相对):多年。多种多样。多才多艺。多快好省。2.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对):这句话多了一个字。你的钱给多了,还你吧。3.过分的;不必要的:多心。多嘴。多疑。4.(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有零头:五十多岁。两丈多高。三年多。5.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多了。这样摆好看得多。6.姓。7.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这问题多不简单哪!8.指某种程度: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陡,他总是走在前面。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

成语评论

"多难兴邦"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国家历经磨难后反而走向强盛。但这个词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每当回顾中国近代史,人们常说"多难兴邦",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民族的凝聚力。

有人可能会问:困难真的能促进国家发展吗?其实关键在于如何应对。2008年汶川地震后,全国紧急动员的救灾行动不仅重建了家园,更催生了更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这印证了"危机中育新机"的道理——灾难本身不会带来进步,但人们的应对方式会创造转机。

另一个常见疑问: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还适用吗?观察新冠疫情初期,武汉封城时的物资调配、疫苗研发的全球竞赛,都展现了危机倒逼创新的规律。当全民戴口罩成为习惯,公共卫生意识反而得到整体提升,这正是"危中寻机"的生动写照。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深刻的启示在于:集体的智慧往往在压力下迸发。就像洪水冲垮堤坝后,人们会建造更坚固的防洪系统。但要注意避免将灾难浪漫化——真正的进步来自对教训的理性总结,而非灾难本身。重要的是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务实态度,而不是被动等待"苦难的馈赠"。

最后分享个观察:近年来气候异常频发,各国在应对极端天气过程中,新能源技术突飞猛进。这或许就是当代版的"多难兴邦",当传统发展模式遇到瓶颈,环境危机反而成为绿色转型的催化剂。困难就像磨刀石,用对方向就能让文明的刀刃更锋利。

国家多难的造句

  1. 造句 不论哪个时代,在国家多难时总会有一些英雄出来拨乱反正。
  2. 造句 这是一首诗人林升用来谴责南宋朝廷在国家多难的时候,却在杭州过着醉生梦死生活的讽喻诗。
  3. 造句 道与天平节度使、侍卫马步都虞候景延广议,以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乃奉广晋尹齐王重贵为嗣。
  4. 造句 国家多难,像你这样一个弱女子,无依无靠的,更是难上加难啊!
  5. 造句 记住就好,哎,国家多难,民族贫弱,我们这些游子也不好过呀。
  6. 造句 如今国家多难,老臣不敢岸上观,愿率领诸儿郎随同潘元帅一道出征,为国家效力。
  7. 造句 是以家事委实排在国事、天下事之前,只不过一旦天下大变,国家多难,那么,家亦朝不保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