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 shì suǒ qū
成语解释: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成语出处: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宾语、分句;用于判断语句
繁体字形:大勢所趨
英文翻译:general trend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势:1.势力: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势如破竹。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势。地势。水势汹涌。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势。大势所趋。5.姿态:手势。姿势。6.雄性生殖器:去势。
所:1.处所:场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驻兵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后来只用于地名):海阳所(在山东)。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辽宁)。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诊疗所。指挥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这所房子。b)用于学校等:一所医院。两所学校。5.姓。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为人所笑。看问题片面,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我所认识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见。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全国的形势,是同志们所关心的。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各尽所能。闻所未闻。
趋:[qū]1.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2.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3.鹅或蛇伸头咬人。4.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cù]古同“促”,催促;急速。
哎哟,你听说过“大势所趋”这个词不?说白了,就是说某个方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谁也挡不住。比如现在大家出门都扫码支付,现金用得越来越少,这不就是典型的大势所趋吗?你瞅瞅,连楼下卖烤红薯的大爷都挂上二维码了,这事儿要是放在二十年前,谁能想得到啊?
那问题来了:为啥“大势所趋”这么重要呢?其实啊,它就像河流的走向,你非要逆着游肯定累得够呛。举个栗子,十年前还有人争论“网购会不会取代实体店”,现在再看,线上线下融合才是王道。这不就是大势所趋的聪明玩法嘛——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借势升级。
不过话又说回来,趋势也不是铁板一块。就像新能源车刚出来那会儿,好多人觉得充电麻烦、续航不行。可你看看现在,充电桩遍地开花,电池技术突飞猛进。这说明啥?大势所趋背后啊,总有一群人在默默推动技术进步。这道理搁在个人身上也一样,与其抱怨变化太快,不如主动学点新技能,你说是不?
最后唠点实在的。很多人担心跟不上时代,其实把握大势没那么玄乎。关键是要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比如年轻人现在为啥宁可租共享办公室也不愿挤地铁上班?这不就是灵活办公成为趋势的信号吗?记住咯,大势所趋从来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早就在你我身边悄悄发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