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g
  • xiǎo
  • guà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à jīng xiǎo guài

成语解释:指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奇怪。

成语出处:宋 朱熹《答林择之书》:“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否定句中

繁体字形:大驚小恠

英文翻译:get excited over a little thing

大惊小怪的意思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惊: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2.惊动:打草惊蛇。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小: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3.时间短:小坐。小住。4.年幼小,排行最末:小孩。5.谦辞:小弟。小可。小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6.妾:小房。

怪:1.奇怪:怪事。古怪。2.埋怨;责备:这事不能怪他。3.副词。非常;很:怪好听的。4.神话传说或迷信中的怪物、妖魔。

成语评论

哎呦喂,说到“大惊小怪”这成语,大伙儿肯定不陌生吧?比如同事发现电脑死机了,急得直拍桌子喊“完了完了”,结果重启一下就好了——这时候咱就能吐槽一句:“这点小事儿至于大惊小怪嘛!”你看,这不就是典型的把芝麻绿豆放大成西瓜嘛!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了:“这成语到底啥时候用合适啊?”嘿,问得好!比如你家猫打翻个水杯,你妈立马念叨“地板要泡烂啦”,其实擦干净就完事儿了。这时候就能说:“妈,别大惊小怪的,这不已经解决了吗?”说白了,就是用来劝人别过度紧张,对吧?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有些人刷短视频,看到明星换个发型都能讨论三天三夜。你说这是不是也算“大惊小怪”?要我说啊,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大家难免容易跟着节奏走。不过咱心里得明白,生活里真正重要的事,可比这些鸡毛蒜皮实在多了。

还有人可能会嘀咕:“那遇到真的大事该怎么办?”嗐,这就是关键了!比如隔壁老王发现家里漏水,第一时间找物业而不是在业主群发五十条语音——这就叫分得清轻重缓急。所以说啊,“大惊小怪”的反面不是冷漠,而是保持清醒的判断力。

最后唠叨一句,咱老祖宗造的成语就是精妙。下次遇到啥突发事件,先深呼吸三秒钟,心里默念“拒绝大惊小怪”,保准能少生好多冤枉气。生活嘛,本来就是关关难过关关过,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大惊小怪的造句

  1. 造句 浅薄的人吃了无论什么话都大惊小怪。赫拉克利特 
  2. 造句 前进中出现些失误是难免的,何必大惊小怪呢!
  3. 造句 这种情况经常出现,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4. 造句 浅薄的人常常大惊小怪。
  5. 造句 日食、月食都是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6. 造句 你要做一个勇敢的少年人,不可为一些芝麻小事在那儿大惊小怪。你知道,弱者在这世界上是不好过日子的。
  7. 造句 按性格她本不该对那事大惊小怪的。
  8. 造句 妖妖忽然大惊小怪地叫起来:“陈辉,你是诗人呢!你有真正的诗人气质!”。
  9. 造句 日食、月食都是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的。
  10. 造句 这种意外的事故,不一定谁会碰上,不值得大惊小怪。

"大惊小怪"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