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 yǒu jiàn dì
成语解释:很有见解
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43回:“这等人如何能够相与,怪不得帝君要召回令师兄,正是大有见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观点等
繁体字形:大有見地
英文翻译:have good judgement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哎,你说成语这玩意儿到底有啥用?比如“水到渠成”,乍一听像是废话,但仔细琢磨,它其实藏着人生的大智慧。举个栗子,老王天天研究短视频运营,粉丝一直不温不火,结果某天突然爆红,别人都说他运气好,他却摆摆手:“害,哪有什么天降馅饼,不过是内容迭代了半年,水到渠成罢了。”你品,这成语的精髓就在于“前期积累”和“自然结果”的关系——就像种地,肥施够了,雨一下,苗自然蹭蹭长。
等等,成语里的道理是不是都特抽象?比如“厚积薄发”,听着像鸡汤,但现实里真有案例吗?我邻居张姐就是个活教材。她开了十年早餐铺子,去年突然把店改造成网红打卡点,现在分店都开到隔壁市了。有次闲聊她说:“别人以为我是一夜翻身,其实菜单试了三百多版,油条怎么炸酥脆我都能写论文了。”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厚积薄发”——表面看是爆发,骨子里全是日复一日的硬功夫。话说回来,现在人总想走捷径,反倒把基本功这茬给整忘了。
不过有人要杠了:“有些成语是不是过时了?”就拿“见微知著”来说,现在信息爆炸,谁还有空观察细节?你还别说,上周我同事小李就靠这个成语升了职。公司数据报表里有个小数点异常,别人觉得是系统误差,他却顺着查出了供应链漏洞,直接给公司省了二十万。老板在例会上拍他肩膀:“这就是见微知著的本事啊!”所以说啊,老祖宗的智慧搁哪儿都不过时,关键看你会不会用显微镜看问题。
最后唠个有意思的现象——为啥逆境相关的成语特别多?像“柳暗花明”“绝处逢生”,简直能凑个励志套餐。我表弟考研二战那会儿,天天在朋友圈发“山重水复疑无路”,结果今年考上985了,立马改签名“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事让我琢磨透了:成语之所以能流传千年,就是因为它们把人类共通的体验打包成了精神压缩包,甭管哪个年代的人,解压出来都能找到共鸣。你看,这些成语是不是挺有意思的?生活中处处藏着智慧,关键看你能不能“见微知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