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ǒu
  • wén
  • zh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à yǒu wén zhāng

成语解释:指话语、文章、或已表露的现象之中;很有令人难以捉摸的意思或别的情况。

成语出处:清 无名氏《三侠五义》:“艾虎听了,暗暗思忖道:‘这话语之中大有文章。’”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指有玄机

繁体字形:大有文章

英文翻译:there is much fineness in

大有文章的意思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章:1.诗、文、歌曲的段落:第一章。乐章。2.章程;条目:党章。招生简章。3.条理:杂乱无章。4.图章:印章。盖章。5.佩戴在身上的标志:徽章。领章。6.古又同“嫜(zhāng)”。

成语评论

哎呦喂,今天咱来唠唠“大有文章”这个成语,别看它只有四个字,里头的门道可真是——你品,你细品!比如老张昨儿说“这文件领导还没细看”,结果第二天项目就被毙了,这事儿你琢磨过味儿没?表面上是流程问题,实际上啊,八成是部门斗争早就暗流涌动了。

话说回来,这成语到底咋用才到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你对象突然说“今晚我跟同事聚餐”,结果朋友圈照片里出现前任的身影。这时候你要是光顾着生气,可就错过重点了——关键不在于吃了啥,而是这顿饭局背后的弯弯绕绕。懂了吧?大有文章往往藏在细节的犄角旮旯里。

有小伙伴可能要问:“那职场里咋判断啥事背后有玄机?”嘿,问得好!比如说领导开会时说“这个方案原则上没问题”,这时候可别急着乐——重点在“原则上”仨字儿啊!就跟吃方便面包装上印的“图片仅供参考”一个道理,明摆着告诉你:“小伙子,事情没这么简单。”

依我看啊,现在这世道信息爆炸得跟烟花似的,会看门道比会看热闹重要多了。就像上周菜场王大妈跟李大爷吵架,表面上是为了一斤排骨,实际上是二十年前宅基地的旧账。所以说啊,遇事别急着下结论,多问几个“然后呢”,保准能挖出意想不到的宝藏。

最后送各位一句话:生活就是个盲盒,你以为拆开就完事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装纸才是精髓所在。保持点恰到好处的好奇心,指不定哪天就能在平凡日子里挖出惊喜彩蛋呢!

大有文章的造句

  1. 造句 这件事情大有文章可做。
  2. 造句 你们都没听出来,他这句话大有文章。
  3. 造句 你们俩都没有看出来,王刚这封信里大有文章。
  4. 造句 研究小组认为这里面大有文章。也许身体是饥是饱、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情况,远比我们认为的重要。
  5. 造句 一方面,在管理方面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6. 造句 有人发现他原来是个风格作家,他的风格之中大有文章.
  7. 造句 伊阿古本来只是很无谓的事,现在这样一看,也就大有文章了.
  8. 造句 所以室内设计在色彩上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9. 造句 在他看来,电子商务是一个长长的产业链,草根创业者大有文章可做。
  10. 造句 看来办公室咖啡和食物递送这一环节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