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í
  • ruò
  • qiǎo
  • ruò
  • zhu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à zhí ruò qū,dà qiǎo ruò zhuō

成语解释:直:正直;屈:理亏;巧:灵巧;拙:笨拙。很正直的人表面好像枉屈,很灵巧的人表面好像笨拙

成语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45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宾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英文翻译:To be outspoken, to be outspoken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的意思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直: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笔直。马路又平又直。你把铁丝拉直。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直升机。把标杆立直。3.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直行的文字。屋子很大,直里有两丈,横里有四丈。4.挺直;使笔直:直起腰来。5.公正的;正义的:正直。理直气壮。6.直爽;直截:直性子。心直口快。直呼其名。他嘴直,藏不住话。7.汉字的笔画,即“竖1”8.一直;径直;直接:直达。直到。直哭了一天。直朝村口走去。9.一个劲儿;不断地:他看着我直笑。我冷得直哆嗦。10.姓。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屈:1.弯曲;使弯曲:屈指。屈膝。猫屈着后腿,竖着尾巴。2.屈服;使屈服:宁死不屈。威武不能屈。3.理亏:屈心。理屈词穷。4.委屈;冤枉:受屈。叫屈。你可屈死我了。5.姓。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巧:1.心思灵敏,技术高明:巧干。能工巧匠。他的手艺很巧。2.(手、口)灵巧:心灵手巧。他嘴巧,学谁像谁。3.恰好;正遇在某种机会上:恰巧。偏巧。凑巧。巧遇。来得真巧。我一出大门就碰到他,真巧极了。4.虚浮不实的(话):花言巧语。5.姓。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拙:1.笨:弄巧成拙。2.谦辞。称自己的文章、意见等:拙作。拙见。

成语评论

哎呦,说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这成语,乍一听可能有点绕,但其实它讲的是“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得很深”的道理。比如你见过那种看起来憨憨的同事吗?平时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刻却能一针见血解决问题——这不就是典型的“大巧若拙”嘛!

等等,这里头有个核心问题:为啥真正厉害的东西总爱“装低调”呢?说白了,这就是自然规律啊!你看竹子狂风里会弯腰,但根扎得比谁都稳;顶级设计师的草图可能潦草得像小孩涂鸦,但结构早就在脑子里盘算好了。这种“藏锋”的智慧,反而让事物更有韧性。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我老家有个木匠师傅,干活时总念叨“慢工出细活”。有次客户催他赶工,他偏要花三天磨刨刀。结果成品出来,榫卯严丝合缝到能当镜子照——这不就是“大巧若拙”的活教材?你品,你细品!

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总爱追求“立竿见影”,反而容易忽略这种智慧。我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刚开始总想每条视频都炫特效,后来发现点赞最高的反而是她素颜聊家常的内容。你看,有时候“笨办法”反而直击人心,这大概就是老子说的“大道至简”吧。

再举个反例:职场上那些把PPT做得花里胡哨的,最后汇报时可能还不如人家三句大白话讲得清楚。这里头藏着个门道——真正的“巧”不是堆砌技巧,而是能化繁为简。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扫地僧,破扫帚也能当屠龙刀使,你说绝不绝?

不过咱也得注意,这成语可不是教人装傻充愣。关键是要分清“真拙”和“假拙”——就像我表弟考前总说“没复习”,结果次次考前三,这种就是欠打的凡尔赛,跟老祖宗的智慧完全两码事!

说到底,生活就像剥洋葱,越往里剥越辣眼睛。那些看起来“不够聪明”的选择,可能正通向更大的格局。下次遇到难题不妨试试:把花里胡哨的套路收一收,说不定反而能四两拨千斤。毕竟,真正的王者,从来不需要靠皮肤撑场面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