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 zhí ruò qū
成语解释:见“大直若屈”。
成语出处:《韩诗外传》卷九:“大直若诎,大辩若讷。”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大直若詘
英文翻译:great straightness seems crooked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直: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笔直。马路又平又直。你把铁丝拉直。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直升机。把标杆立直。3.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直行的文字。屋子很大,直里有两丈,横里有四丈。4.挺直;使笔直:直起腰来。5.公正的;正义的:正直。理直气壮。6.直爽;直截:直性子。心直口快。直呼其名。他嘴直,藏不住话。7.汉字的笔画,即“竖1”8.一直;径直;直接:直达。直到。直哭了一天。直朝村口走去。9.一个劲儿;不断地:他看着我直笑。我冷得直哆嗦。10.姓。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诎:1.缩短。2.言语迟钝。3.同“屈”。4.姓。
哎哟喂,大伙儿有没有听过“大直若诎”这成语?说白了,它形容那种“明明正直得像根筷子,但看起来却像被掰弯了一样”的人。举个例子吧——比如老张在公司里坚持不搞人情账,结果被同事吐槽“死脑筋”,但年底审计时,他的部门反而是唯一没出问题的。你说这算不算“大直若诎”?
等等,这成语到底啥来头?其实它出自《后汉书》,原话是“大直若诎,道固逶迤”。古人早就看透了,真正的正直往往不显山露水,就像包拯断案时总被骂“铁面无情”,可老百姓心里门儿清:这才是青天大老爷该有的范儿!
有人可能要问:“现在社会这么复杂,装圆滑点不好吗?”嘿,这话可说到点子上了!我以前也纳闷,直到见过隔壁王婶的故事。她坚持二十年不用农药种菜,开始被笑“老古董”,结果现在成了有机农业的活招牌。这不就是“大直若诎”的现实版?有时候啊,坚持原则就像腌酸菜——时间越长味儿越正。
不过说实在的,这个时代确实容易让人犯迷糊。就像我表弟刚入职那会儿,总纠结要不要跟着同事摸鱼。后来他咬牙选择认真干活,三个月后反而成了新人里最早转正的。所以说啊,“大直若诎”的精髓在于:你以为的笨办法,可能正是破局的巧劲儿。
最后唠叨句掏心窝子的话:做人做事别光看表面风光。那些被说“轴”“憨”的主儿,保不齐哪天就成了定盘的星。这世道缺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若愚的坚持劲儿。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