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 miù bù rán
成语解释:指非常错误;实际完全不是这样。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大謬不然
英文翻译:be a gross error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谬:1.错误的;荒唐的:谬论。2.差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燃”。
哎哟喂,说到"大谬不然"这个成语,您有没有遇到过那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谣言?比如最近老张头在菜市场跟人说:"吃西瓜籽会在肚子里发芽",这真是大谬不然!您说这年头,连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怎么还有人信这种鬼话?
这时候您可能要问了:"到底啥情况才能用这个成语?" 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前阵子我表妹在家族群转发"手机充电时辐射超标十倍"的帖子,我当场就怼她:"这说法大谬不然,初中物理课本上都写着电磁辐射的安全标准呢!" 说白了,这个成语专门用来怼那些明显违背常识的歪理邪说。
不过话说回来,为啥现在网络时代"大谬不然"的言论反而更多了?依我看呐,信息爆炸让谣言搭上了顺风车。就像上周邻居大妈非说"5G基站传播病毒",这不就是典型的大谬不然吗?要我说,遇到这种事儿咱得学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妖言,用科学知识当照妖镜。
您猜怎么着?前两天在健身房听见个小年轻吹牛:"我每天做500个仰卧起坐就能练出八块腹肌",我差点没把蛋白粉喷出来。这可不就是大谬不然的最佳案例?健身教练听了直摇头:"兄弟,体脂率不降下来,做5000个也白搭啊!"
说到底,这个成语就像个照妖镜,专门照出那些披着真理外衣的谬论。要我说啊,咱们平时遇到可疑信息,不妨多问几个"真的假的",少当二传手。毕竟在这个真真假假的网络世界,保持清醒头脑比啥都重要,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